飘荡在洞里萨湖中的水上人家——2015越柬旅游散记(二十三)

标签:
旅游洞里萨湖船屋超市 |
分类: 亚洲旅游 |
2月6日上午,我们一行人乘车离开暹粒去游览洞里萨湖。
洞里萨湖(Tonle Sap)又名金边湖,位于柬埔寨西北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根据百度百科提供的信息,洞里萨湖南端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每年枯水季节,湖水流入湄公河,补充了湄公河水量的不足。进入雨季以后,湄公河水又倒灌回湖中,从而减轻了湄公河下游的洪涝灾害程度。
这是柬埔寨地图,图中左侧西北东南方向的灰色区域就是洞里萨湖。
导游告诉我们,相传洞里萨湖底住着一只有七个头的蛇神。在蛇神女儿嫁给印度王子时,蛇神张开大嘴把大部分湖水吸进肚里,变出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作为女儿的嫁妆。据说,就因为有蛇神保佑,洞里萨湖的水域和周围的土地面积才会随着季节发生明显变化,周围的居民旱季可种地,雨季可打鱼,一年到头都有收成。这个民间传说让我想起在吴哥的许多庙宇的门外都看到五头蛇、七头蛇、九头蛇的雕塑,也听说过蛇神能够保佑风调雨顺的传说。那么,守卫在各个庙宇门口的蛇形雕塑就是洞里萨蛇神的化身吗?
我们在洞里萨湖边下车,换乘这艘游览船。
在游船的行驶过程中,连续看到岸边上矗立着这样的标牌。导游告诉我们,洞里萨湖旱季雨季的蓄水量差异显著。现在是旱季,这个标识树立在岸边;如果在雨季,湖面变的非常非常宽,甚至会漫过两岸的堤坝,达到这个牌子所在的位置。那时,这个牌子能够提醒过往船员,此处是浅滩而不是河道,以免他们因为不熟悉水下河道而触礁搁浅。
洞里萨湖面积大,鱼产丰富,许多当地人以湖为生,以船为家,在湖面上形成了零零散散的水上人家。这些人家的船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处处飘荡在湖面上的村落。
这是一户水上人家的船屋。
这是另外几家的船屋。
每户船屋附近的水面都有这样一个木棍绑成的架子。导游说,架子下面挂着一个网。水上人家打来的鱼一时卖不掉、吃不完,就放在这个网里养着,随时吃随时取。原来,这个架子下面挂着水上人家的 “菜篮子”。
这是水上村落中的一家超市,看上去比刚才那两家的船屋要“豪华”一些。
超市里面的商品还算丰富,既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也有仿冒名牌的包包。
店主兀自忙着招呼客人,推销商品,结算帐目。她的孩子被放在店门口的一张桌子上,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游客送给他的糖果。
按照我们的观察,这些水上人家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比较贫穷。但是他们却显得平静而满足。这是他们的坚韧,还是他们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