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形状的巴公寺——2015越柬旅游散记(二十一)

标签:
旅游巴公寺宝塔石雕 |
分类: 亚洲旅游 |
巴公寺(Prast Bakong)位于暹粒市东南约15公里处。
根据在网络上查到的信息,巴公寺建于公元9世纪前后,比吴哥寺还要早大约300年,是罗洛士遗址群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寺庙。
这是在谷歌地图下载的巴公寺航拍地图。
地图显示,巴公寺坐落于护寺河环绕的正方形广场中,其核心建筑是金字塔形基座上的莲花宝塔,周围还有8尊配塔和两座配殿。
导游告诉我们,由于年代久远,巴公寺被发现时已经是一片废墟。法国的一位古迹维修专家从1936年开始对巴公寺进行抢救性修复,经过7年努力,到1943年大致修复成现在的状态。
这就是巴公寺。原来每层基座的石阶入口处都有门楼,现在只有第一层的门楼保留下来,各层基座上的雕塑也被岁月侵蚀得斑痕累累。虽然如此,宝塔的庄严不减,风骨犹存。
听说,柬埔寨独立纪念碑就是以这尊宝塔为原型设计建造的。为了检验这个说法是否可信,我在网络上找到一张柬埔寨独立纪念碑的照片对比,果然两者非常相似。
金字塔形基座东边道路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方形配殿,残垣断壁间依稀可见当年的威风和气派。
金字塔形基座的四周有八座配塔,东西南北各两座;西边两座塔砖的规格略小一些,虽然规格不同,每座配塔四面都有塔门和石阶。这是八座配塔中保留得最完整一座。
这是一座正在维修的配塔。
金字塔形基座四面各有一道通向主塔的石阶,东边正门的石阶两侧有石狮把守。
这是一只保存的比较完整的石狮。虽然历经岁月沧桑,它仍然英姿勃发、雄风依旧。
金字塔形基座的每层平台四角各有一只石象。(请注意,因为风雨侵蚀,它们的长鼻子已经断裂脱落,但他们是象不是熊)。按印度教的说法,四只大象能托起整个世界。
在参观巴公寺的过程中,不时听到一个稚嫩的童声在朗读。我们虽然听不懂柬语,但是能够感觉到声音中的节奏和韵律。走到第二层基座正门的门口,终于看到这个没有鞋子穿却在认真读书的孩子。略带羞涩的笑容和朗朗的读书声给沧桑的巴公寺点缀了一个天真快乐的音符。
在巴公寺的护寺河边,我们又看到一个正在聚精会神写作业的小姑娘。和刚才那个读书的男孩子一样的幼小、一样的认真,大概也一样的家境不富裕。他们是同学吗?
尽管巴公寺的莲花宝塔很精美,很漂亮;但是金字塔形基座上的那些斑痕累累、残缺沧桑的雕塑却给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不由得想起歌曲“雨花石”中的两句歌词:“千年以后繁华落幕,我还在风雨之中为你等候。”这不正是那些石狮、石象的生动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