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到杭州市给一个研究生课程班讲“国际会计”课。这门课程是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应该讲40课时,由于这个班的课时紧张,要求压缩成两天讲完,因此在上课之前还需要进行教案和课件的调整。
到了杭州以后,来接我的教务老师告诉我,由于将近年底,财会人员比较忙,出勤情况可能会不太理想。尽管她已经给我打过预防针,让我对学生的出勤情况不要太乐观。但是学生的真实出勤情况之差和学习状态之涣散仍然让我非常意外。
这个班应到23人,实到7人,真正听课只有2人,其余5人不是玩手机就是在睡觉。呜呼,我在南开大学给博士生上课时听课学生也不止两个。我们牺牲了休息时间、认认真真备课、辛辛苦苦讲课,却只有两名学生听课,还不到应到学生的10%?可以这么说,为了上课所做的准备几乎都是无效劳动。教授的劳动力是否太亷价了?办这种研究生班的意义何在?
对这种情况的感慨让我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我写了一段话发到微信上。由于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基本处于潜水状态,不常说话,很少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反应,所以没有指望别人会回应我的观点。
没想到,一个小时之内,竟然有30多人给我回帖,其中一位好友义愤填膺地说:去哪了?姐替你去说理!有朋友深表同情:浪费我们的时间啊!有的朋友表示无奈:这是教育的困惑,我们自己无力改变,可悲可叹;还有的朋友直接发给我一个泪流满面的表情表示同情,也有朋友发给我一朵花、一个礼盒的图片表示慰问。
我在这里谢谢大家的理解,谢谢大家的问候。
现在许多学校举办类似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校收钱,老师上课,而学生出勤的少,真正听课的更少,多数只是为了混学分、混学位,为了拿一张有名无实的金字招牌,而其学识和能力不可能有真正的增加和提高。
我们付出的辛苦就是为了帮助这些人拿到金字招牌,办这种研究生课程班的意义何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