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龙门阵(上)——在书签中观景赏花(二十二)

(2014-05-17 23:42:10)
标签:

成都

龙门阵

小吃

糖人

大熊猫

分类: 书签收集纵横谈

这是描绘四川成都生活状态的一套书签名字叫做“成都龙门阵”,共八枚,材质,彩色印刷,是我的一个学生从成都散花书屋买到的。

所谓“龙门阵”,得名于唐朝薛仁贵东征时所摆的应敌战阵。后来,四川民间艺人将薛仁贵东征的故事编成长篇评书,在茶馆里连续演出,谓之“摆龙门阵”。久而久之,“摆龙门阵”演化成为一个四川方言中有特定含义的词组,专指茶馆中众多茶客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交流趣闻、勾通信息的群体行为,类似于北方所说的聊天儿、侃大山。龙门阵涉及内容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且大都被茶客演绎得情节曲折、妙趣横生。

这是做成大熊猫形状的书签封套。封套下端有两行小字“成都文化书签集——民俗篇”。这样看来,除了民俗篇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专题篇。

成都龙门阵(上)——在书签中观景赏花(二十二)


    各枚书签均使用拟人化大熊猫形象展现成都街头的民俗风情。

今天先介绍八枚书签中反映成都小吃的三枚书签。由于书签中的文字比较小,看不太清楚;且表述过于简略,不易理解。我根据过去的记忆和网络上查询到信息分别说明如下。

成都龙门阵(上)——在书签中观景赏花(二十二)

图中左侧书签介绍“烙糖人”。过去,制作这种小吃的人通常挑着担子沿街叫卖,担子的一头是一个桌子形状的小炉子,另一头是个小柜子,里面存放各种材料和工具,柜子上有一个圆型的木盘,盘中有若干个从圆心向外辐射的扇形格子,每个格子里边分别写着“大公鸡”、“关公”和“猴子”等字样。木盘中有一根能够转动的指针,长度比木盘的直径要短一点。买糖人者拨动指针让其旋转,当指针停止转动时,针尖指着哪个格子就得到那个格子里标明的糖人。糖人越大所在的格子就越窄,命中的几率就越低。售卖者根据指针的指向的糖人名称现场制作。由于糖料的流动性,即使两个购买者转到相同的糖人名称,最后拿到的糖人造型也不会完全相同。

上图当中的书签介绍“三大炮”,这是著名的四川小吃,主要由糯米制成。制作者在盆中抓起一大坨热糍粑分成三小坨,依次用力抛向案板中央。案板一侧放有倾斜的钢板,三坨糍粑从案板弹到钢板上再滚到下面装满芝麻粉、黄豆粉的竹簸中,自然就被均匀地裹上芝麻粉和黄豆粉;然后再浇上调味浓汁,就成为香甜美味的小吃。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个糯米团象“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连续声响,故名“三大炮”。

上图右侧书签介绍“盖碗茶”的来历。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三部分。茶船,又叫茶舟,即放置茶碗的茶托。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发明。由于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手,崔宁之女就发明了用木盘來放置茶杯,由此导致成都盖碗茶文化的诞生。

我到成都参加学术会议时,不止一次地领略过成都盖碗茶的精彩。与天津茶馆相比,成都茶楼的茶具配置和服务方式都别具一格。茶博士(茶馆中专门负责斟茶的服务员)手握长嘴铜质大茶壶,在各个茶桌之间穿梭行走。但凡有客人需要上茶续水,他在提醒茶客小心的同时,抬手之间就将一股细长的流线形水流凌空注入茶碗,恰如蜻蜓点水,汩汩有声却无半点溅出碗外,须臾之间,水流戛然而止,茶水恰好与碗口齐平。这种冲泡盖碗茶的功夫既是为客人服务的手段,也有表演的成分,成为成都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书签中那些品尝糖人、三大炮、盖碗茶的大熊猫形象,酣态可鞠,非常可爱。

希望朋友们有时间到成都去看大熊猫,去品尝成都的美味小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