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红楼梦》中的汝窑美人觚

标签:
瓷器器型花觚美人礼器 |
分类: 读《红楼梦》有感 |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字幼生长在钟鸣鼎食之家,应该对家中陈列的各种珍贵瓷器非常熟悉。因此在《红楼梦》中对瓷器描写非常细致,不仅介绍了各种瓷器的器型,甚至还提到了烧制瓷器的不同窑口。例如,汝窑的盘子和花囊(二十七回和四十回)、大观窑的大盘(四十回)、成窑五彩小盖钟(四十一回)、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四十一回)、宣窑瓷盒(四十四回)等。
我在初读《红楼梦》时,看书中提到的各色瓷器时,只注意瓷器的器型、图案和颜色,而对烧制窑口没有任何印象。后来看过“马未都说收藏”电视节目之后,才意识到《红楼梦》中所说的瓷器种类和烧制窑口并非子虚乌有,而是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生活依据的。
我对烧制窑口的有关认识属于文盲级别,不敢妄谈。只能就瓷器造型谈一点观感,还是纸上谈兵的观感。
第三回,黛玉初到荣国府,但见王夫人的起居室内,“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
此处的觚(读音[gū])原为青铜制的古代酒器,盛行于中国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后来用来做花器的觚也保留了这个造型,称为花觚。所谓美人觚,应该是因为其细腰长身、形似美人而得名。
这是我在网络上下载的美人觚图片。
“觚”者,影射礼器,寓意规矩和礼制;美人,当指女性。因此我认为,这只美人觚既反映了贾府的富足和奢华,同时也作为一种符号,暗指王夫人遵从女人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价值观,从而为她以后责罚金钏、驱逐晴雯、收买袭人做出铺垫。可谓草灰蛇线、伏笔千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