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陈炳权先生

标签:
陈炳权成本会计捐赠休闲 |
分类: 思念 |
1987年,我正在南开大学会计学系读硕士研究生。我的导师阎光华教授邀请陈炳权先生给我们讲授《成本会计研究》课程。
陈先生早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他当时担任天津市第一自行车厂总会计师,在该企业推行标准成本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陈先生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尤其是视力比较差。据先生自己告诉我们,由于他多年坚持在工作之余阅读和写作,用眼过度,导致一只眼睛的肌肉麻痹,眼球不能转动但还有视力,而另一只眼睛可以正常转动,两只眼睛视物的焦点不同,因此看到的物体都是重影。为了克服疾病导致的困难,他在看书写作时要用手绢或纸巾遮住有病的眼睛,只用一只好眼睛看书。这样一来,那只好眼睛就很疲劳,总是流眼泪。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研究不辍。他在成本会计学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翻译出版了《高级成本会计学》一书,这在当时从事实务工作的会计人员中是非常罕见的。
这是陈先生翻译出版的《高级成本会计学》一书的封面,也是我们上课的参考教材。。
陈先生的家距南开大学约5公里,那时出租车没有现在这样方便,先生要骑自行车来上课。第一次上课时,先生来得很早。他说由于他眼睛不好,看到马路上的车辆都是重影,必须格外小心,骑车速度比视力正常的人慢许多;因此不得不很早就从家中出发,才能在交通高峰之前赶到学校。我们对此非常感动,同时也一致决定,为了先生的健康和安全,不能让先生每周重复一次危险之旅。从第二次课开始,我们几名学生到先生家去上课。
从那以后,我们同一师门的三名研究生:我、陈国欣、王步端,每周一次地骑自行车到陈先生家里去听课。大概是从第三周开始,一名高我们两届、当时已经毕业留校任教的的师兄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每到上课的日子,我们四人就在学校门口集合,然后一同到陈先生家去。
陈先生非常感谢我们对他的照顾。他的夫人姓康,我们称呼康阿姨,对我们关怀备至。每到我们上课的日子,康阿姨都提前备好茶水和水果;有时赶上风雪天气不好走,陈先生和康阿姨都再三叮嘱我们路上小心。
“成本会计研究”课程结课以后,陈先生为了再次表示对我们的感谢,一定要请我们吃饭。考虑陈先生的身体状况,到外面吃不太方便;在先生家里吃又太麻烦康阿姨。我们向先生建议:由先生出钱,我们负责采购和制作,这样既不辜负先生的心意,也不给康阿姨增加太多麻烦。我们的建议得到先生的欣然赞同。
我原来真没想到,在我们这四位听课的同学中,陈国欣居然很会做饭,可谓是资深大厨,他负责安排菜谱、采购材料、煎炒烹炸等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我只有资格帮他付款、记帐、洗菜和刷碗,而另外两位同学负责陪陈先生说话,并顺便评价我们的工作质量。好在陈国欣厨艺高超,不负众望,在一片喝彩声中完成了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得到了陈先生的高度评价。
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头几年,我还经常给他打电话问候陈先生和康阿姨。通过电话得知,由于陈先生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理想,自从给我们讲过“成本会计研究”课程之后,他没有再讲授过任何课程。后来他的眼疾越来越重,几乎到了双目失明的程度。再后来他搬了家,换了电话号码,我就没有再和陈先生联系过。
前几天,在中午工作餐时间和偶然和同事说起陈先生的事情,坐在旁边的唐老师插话说,她知道陈炳权先生。看到我诧异的表情,这位在资料室工作的唐老师告诉我,陈先生去世前留下遗嘱,委托康阿姨将他生前购置会计学著作捐给母校。康阿姨按照陈先生的遗言,将陈先生留下的会计学著作全部捐给了南开大学商学院资料室,当时接待康阿姨并为她办理捐赠接收手续的就是唐老师。所以唐老师虽然没有见过陈先生,但是却清楚记得陈先生的名字。
这样我才知道,陈先生已经于几年前仙逝。由于不知道消息,没有机会去送别先生。但是,先生阅读过的著作还保存在学院的资料室,先生的音容笑貌还留在我的脑海,先生的勤奋努力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