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馆藏名画——文物撷珍(九)

标签:
博物馆名画郑燮休闲 |
分类: 书签收集纵横谈 |
这是一套介绍上海博物馆馆藏名画的书签,纸材质(似乎是80克铜板纸),四枚,长方形,彩色胶印。我的一位学生在南开大学读完硕士之后,又考入同济大学读博士。这套书签是她在同济大学学习期间,到上海博物馆参观时特地买了送给我的。
各枚书签正面是一幅上海博物馆馆藏名画的局部图片,背面用中英文说明该画名称及其作者和创作朝代。
下图自坐至右分别是:明朝陈洪绶《斜倚薰笼图》、清朝郑燮《竹石图》、明朝唐寅《秋风纨扇图》、清朝石涛《细雨虬松图》。
《斜倚薰笼图》中,一位发髻如云的女子拥着熏笼斜倚矮榻之上,全神贯注地调教鸟架上的一只绿毛鹦鹉。一个憨态可鞠的幼童蹲在榻前玩弄一把团扇,旁边的侍女恭身前顷,神情专注,似乎随时准备伸手去扶孩子一把。画面将那个时代大家闺秀所特有的寂寞、寥落、无所事事的慵懒状态表现的一览无余。
郑燮,号板桥,生平喜爱兰竹石,以画竹最为著名。但是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我在网络上查到四张《竹石图》,均与这张书签上印的《竹石图》不同。这幅“竹石图”右侧是几块形状突兀的大石头,左边是两竿修竹傍石而立,画的左下角有郑板桥的自题诗。整幅画面疏朗劲秀,似乎可以感觉到微风略过竹叶的飒飒声响。
《秋风纨扇图》用高度洗炼的笔触,描绘了一名发髻高挽,裙裾飘飘的仕女,在瑟瑟秋风中,她手持纨扇显得不合时宜,也显得无助和无奈。左上角有作者的自题诗一首:“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其中“炎凉”一语双关,加深了主题的蕴意,说明画中仕女从手中夏挥秋藏的纨扇想到自身韶华难留、世间人情淡薄。作者借纨扇的收藏将世态的严酷和仕女的失意心态和盘托出,发人深省。
在《细雨虬松图》中,细雨过后,山谷被涤荡得苍翠清幽,画面中草木葱郁,山石嶙峋,曲径通幽,使人领略到山风习习,细雨霏霏、心旷神怡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