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蕴含地理知识的歌曲歌词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
(2014-03-26 20:30:56)
1、《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中歌词“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指在一个农历月中,月亮最圆的时刻往往不出现在十五日的晚上而出现在十六日的晚上。
2、《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中有一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它描述的是与蒙古高原有关的地理知识:“地处半干旱、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地面植被多为草原和耐旱植物,适宜放牧马、牛、羊、骆驼等牲畜。
3、《青藏高原》中的“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此歌词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白雪皑皑、群山巍峨的世界屋脊,又形象地表明了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二.反映地理原理的歌词
1、 《请到天涯海角来》中的“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 ,以上两句直观地说明了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大,因而升温慢,降温也慢,气温的年变化小,即“四季春常在”。
2、《阳光总在风雨后》中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为什么“阳光总在风雨后”呢?我国地处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降水多为锋面雨: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多为冷锋,当冷锋过境时,我国常会出现刮风、下雨等天气状况;冷锋过境后,冷气团会控制我国,我国会阳光明媚。当暖锋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同样会出现阴雨天气;而当阴雨过后,我国同样会天气晴朗,因而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阳光总出现在风雨之后。
3、《黄土高坡》中唱道:“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这正说明厂我国气候的一个突出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这正说明我国气候的一个突出特征:季风气候显著。
4、《北国之春》中“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
日本地处东亚,为季风气候,春天到了,夏季风就来了,夏季风是偏南风,且夏季风势力较冬季风弱,因此用“微微”二字。
5、《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不仅揭示了雨、雪出现的地区差异与季节差异,也揭示了台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位处低纬度,是冬季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三.反映人地关系歌词
1、《长江之歌》歌词中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说明长江上源是靠冰川融水及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春季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是长江源头水源的补给来源;“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这是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长江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又由于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很大,多急流,所以长江沿途多惊涛骇浪,气势蔚为壮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长江水系大部分位于东部季风区,是沿途地区一条重要的灌溉水源,长江的灌溉之利使江南成为膏腴之地,富甲天下,古代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中上游水质清洁,也为沿途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用水,长江上游流经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区;“健美的臂膀”,恰恰说明长江水量丰富,声势浩大,这样才能挽起大海高山,为我国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和水力资源。
2、《天路》中“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这是一首赞美青藏铁路的歌曲,青藏铁路的建成这标志着西藏正式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它克服了高寒缺氧的恶劣气候、多年冻土、脆弱的生态环境,也标志着中国所有省、市、区全部通上铁路。促进了汉藏地区间的多方面交流与合作,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大团结。
3、《地球你好吗》中“当天空失去了蓝色,小鸟也不会飞翔。当江河不再清澈,鱼儿也离开了家乡。当空气不再清新,花朵失去了芳香。当乌云遮住了太阳,世界将黑暗无光”,以上歌词的内容与人类所关心的环境问题有密切的关系。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危害,这就需要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断增强环保意识,时刻注意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