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2014-03-11 20:27:02)

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周至中学:胡敏成

爱听故事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高中学生也不例外,在枯燥的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例如笔者在进行洋流教学时,利用二战时的一个著名战例:德国潜艇部队偷渡直布罗陀海峡导入新课,瞬间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最后在作业布置环节用“鸭子舰队”结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又巩固了本节知识

导入新课:

这一次偷渡的成功,得利于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区的一股洋流。这是怎么回事呢? 19419月的一个傍晚,德国潜艇部队隐秘地来到了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潜艇在海峡入口外下潜到水下70~80米左右,然后发动机全部关机。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奇的是,停机后潜艇仍然在平稳地行进,驾驶员仅凭借声纳掌握前行的方向就以了。第二天凌晨潜艇上升到水面,水手们打开舱门,惊奇地发现已经来到了地中海的水域了。他们惊叹:这真是上帝的杰作!其实这只不过是邓尼茨巧妙地运用了洋流的结果。地中海海水的含盐量远远高于大西洋海水的含盐量,在两股海水交汇的直布罗陀海域,从水底120米以上,盐度低的大西洋海水就会自西向东注入地中海,形成一股洋流。这股洋流力量很强,足以把潜艇送过海峡。发动机没有开机,英国人的声纳系统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而在水底120米以下,地中海海水就会对大西洋进行补偿流,自东向西进入大西洋。所以为了保证潜艇能够顺利通过,潜艇必须保持在水下120米以上的位置,70~80米正好是最为适中的深度。德国人就这样利用了上帝的杰作偷渡了直布罗陀海峡。

布置作业

1992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船在太平洋上遭遇强烈风暴,船上一个装满2.9万只黄色塑料玩具鸭的集装箱坠入大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中一万多只鸭组成的“鸭子舰队”在海洋上漂流了14年之后,于2007年抵达英国海岸。试想想他们可能是怎么到达英国海岸的?还有一些的命运又可能怎么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