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

(2013-04-21 22:08:33)
标签: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

教育

分类: 小学品德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鄂教版)

5《节约用水》教学设计

宜昌市猇亭区实验小学 李红霞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体验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2、行为与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了解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懂得水资源的宝贵。

4、过程与方法:调查研究、互动交流,研讨辨析, 认识水的宝贵,形成节约的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学习科学的节约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水资源的宝贵,初步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

2、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确节水的重要意义,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1、学生:剪好的水滴型纸、收集节水方法。         

 2、教师: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听音激趣,引出话题

1、听声音: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

2、你们的小耳朵可真会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说说关于“水”的话题——揭题。板书:水

(二)、联系生活,感受作用

1、你们见过哪些水?(江水、湖水、河水、露水……)

2、是啊,大自然中处处可以见到水,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水吧!(随音乐欣赏课件山水图)

3、我们人类能离开水吗?那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需要水?社会上什么地方也需要水?

我们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水。

摸摸自己的皮肤,感觉怎样?

看看同桌的眼睛,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是的,人的身体也离不开水,水在人体中占65%

如果身体里没有水,会怎样?

4、除了人类,还有什么也离不开水?

5、小结:是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水,水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有了水,小草就…花儿就…;因为有了水,鱼儿就…,动物都…;因为有了水,我们人类就…,正是因为有了水,才会有了这个充满生命的世界!可以说,地球上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所以说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6、水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你家停过水吗?当时是什么心情?带来了什么麻烦?

7、我们偶尔停一次水,生活就这样不方便,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小朋友却长年生活在缺水的环境中。大家看-----(李涛涛拉水课件)

8、师放缺水的课件,看后问:你们想说点什么?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记者从我国西部地区拍回来的照片,你们从照片上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场面你又想说什么?先小组里相互说说,再全班交流。

9、和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的缺水地区远远不止你们看到的这些,目前我国699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就有110个。

(三)、了解来历,体验宝贵

1、那在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可供人类利用呢?点课件,师引导看水分布图。(同学们看:这里有100个小方块代表的是地球上的水。三种颜色表示不同的水。红色的代表什么呢?--咸水,也就是海洋水,占多少?咸水能喝吗?黄色代表什么?淡水,占总量的3%。蓝色代表可直接利用淡水,只有0.5%。)

2、可直接利用水为什么只有0.5%,还有2.5%为什么不能用呢?(冰川、积雪、地下水,还有一部分被污染),

3、有的人会说:我们生活在长江边,会有用不完的水,我们直接饮用长江水吗?我们为什么不喝长江水呢?那我们喝的水是什么水?

我们生活中用的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小水滴自己是怎么说的吧!----放课件播放自来水的来历录音。

4、听了小水滴的自述,你有什么体会?

5、小结:自来水来得真不容易,(板书: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不要浪费。(板书:节约用,揭示课题

(四)、畅谈节水,辨析行为

1、在生活中,你们是怎样节约用水的呢?你的家人又是怎么做的?

2、采访一下现场的老师是怎么节约用水的?小组讨论一下:还有什么节水的妙招。小组长作好记录。

3、辨析行为:大家觉得这些行为对吗?他们错在哪儿?(课件出示—)

4、生活中还有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你想怎么帮助他们?

5、读节水儿歌: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节约用水的儿歌,让节水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

6、认识节水标志: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关于节约用水的一个标志,(点课件)大家知道它的意思吗?讲解一下。同学们我们回家和父母一起制定一个节水计划,让全家都来参与节水行动。

7、小结。呼吁人人增强节约意识。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保护水资源,人人争当节水小卫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