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动质疑之花开满学生心田
(2022-07-04 20:59:15)分类: 论文 |
让主动质疑之花开满学生心田
摘要: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一切教育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小学生学好知识的必要条件,不但有助于成绩的提高,还将使其终生受益,主动质疑的习惯便是其中的一种。但是现阶段小学生主动质疑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本文将结合作者在实际教学中的感悟对此初步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
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内容的讲授和知识的传授的现状,认为将书本上的字词,语句,让学生全部理解就算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忽视学生主动质疑习惯的培养,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殊不知,这恰恰是最大的问题。主动质疑是创新的开端,是思维的关键。学生有“问”的习惯,才会有独立思维的能力,而具备独立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的起始,所以我特别重视学生主动质疑习惯的培养。
回想刚刚开始尝试培养孩子们的主动质疑习惯的情景,真是让我感触颇多。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就是老师问,学生回答,很少有学生主动质疑提问的机会。当我第一次让孩子们自己主动质疑时,不少学生都愣住了,他们无从下手不知道问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去问。这引起我的深思,为什么孩子们失去了主动质疑的能力。
对此,我做出了以下尝试:
一、家校合作,让学生敢问、爱问
提问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往往能听到幼儿园的孩子经常追问:是什么?为什么?好像世界上的事物都变得充满神奇魅力。孩子们刚小学时,还经常能听到他们的追问,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他们就学会把“问”放在了心里。不再大胆说出来,究其原因:到了一个新环境,有些孩子胆子小, 不敢在众多人面前说话;有的没有自信心, 害怕说错, 被别人讥笑;有些学生甚至认为一旦问了就表示没学会;而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则以为都听懂了,学会了,没什么可问的。这样就造成了虽然心中有疑问,但没人提问的尴尬局面。所以从小学起便要保护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培养小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较为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树立平等民主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对于提出的问题很有深度、有思考价值的学生,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为简单、幼稚,不少学生可能会取笑提问者,这时教师千万不能置之不理或者像别人一样嘲讽他,这样会挫伤提问学生的自尊心和提问热情,也许会导致该学生从此以后在课堂上沉默下来。教师要有充足的耐心和热情,对于主动质疑的学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敢于主动质疑的行为,保护质疑的积极性,增强质疑的勇气,并适当指导合适的质疑方法,帮助学生提高。
如:在学习《冰花》这一课时,一位学生上课伊始便主动质疑:“冰花是什么颜色的?有香味吗?”提前预习的学生们都哄堂大笑,提问的学生也羞红了脸蛋。这时,我并没有置之不理或嘲笑这位主动质疑的孩子,而是鼓励他说:“你可真了不起!遇到不会的问题主动提问,真棒!那读完了本课的课文之后,请你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好吗?”朗读完课文后,便遵守约定,让提问者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他同学也为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再适时指导,若是阅读文章思考后,再提出自己不会的问题会更好。此后,这个孩子的自信越来越足了,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有思考价值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影响巨大。所以如果家长重视孩子主动质疑,那么孩子更容易养成主动质疑的习惯。家校合作,帮助孩子从低年级开始形成主动质疑的好习惯。
二、把握正确的质疑方法,善于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的规律,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
1、预习时质疑。预习是学生接触语文课本的第一步,其实我们的语文课本大多比较简单,只要学生多读课文,那么很多知识点都能在课前解决,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旁边做上批注,这是学生上课学习、主动提问的起点。课内再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家共同解决。学生一定要在课前就早已进入学习之中,学会“有疑必记”,激发学习主动性。
2、上课时质疑
2.1关于课题质疑。课题是文章的总概括,透过题目能够知晓文章的大意。有不少课文的课题,非常有趣,在一开始就能设下悬念,引发学生往下学习的欲望。如在学习二年级《会走路的树》前,学生就课题提出了不少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树’会走路”?“‘会走路的树’到底指的是什么?”“这真的是‘树’吗?”……
2.2在课中质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如在上《木兰从军》一课时,学生根据自习提纲对自己提出以下问题:读了课文我有什么疑惑吗;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什么;我不理解的有什么。学生将自己课前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在一些小组陷入困境的时候,就及时给予适当的点拨提示。对于积极提问以及能提出由价值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习惯。
3、复习时质疑。复习实际上是学习课文内容的延伸、扩展。学生在复习时,要学会问自己:“通过今天的语文学习,疑问是否都已经解决?有没有什么现在仍然不明白的地方?”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学习刚刚起步,这方面的能力不足。所以一开始老师和家长要予以指导,当学生初步形成相应能力的时候,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会提出问题,养成主动质疑的习惯。
三、时刻关注学生主动质疑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平时的课堂上,关注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每时每刻都不放松主动质疑习惯的训练。语文源于生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学习语文实际就是学习生活,人人都有发现和掌握真理的权利。小学生自己要学会善于细致的观察生活和思考生活,以在司空见惯的日常事物中发现和捕捉问题,而后能够将自己心中的疑惑提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主动质疑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发挥自己聪慧的大脑,勇敢地质疑和探索生活和语文中的奥秘,养成主动质疑的习惯。
善于发现问题并主动质疑,是语文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班的孩子喜欢主动质疑,特别爱提问题,相信这样的好习惯一定能够让他们受益良多,让主动质疑之花开满学他们的心田,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40-43
[2]
王锦凤 刘京莉.
小学生课堂提问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7(06);28-29
[3]刘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意识[J].新课程学习,201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