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生命“杀手”

(2013-04-02 14:13:30)
标签:

合理饮食

健康饮食

燕汇

燕麦米

美食

http://s4/mw690/af09cfb8gd95ac6bfd223&690

据显示,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而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也已上升至85%。

面临如此严峻的现状,专家呼吁广大中老年朋友要提高对于慢性病危害的认知及重视。慢性病是致病因素长期作用,致使器官慢慢损伤,功能逐步失调而累积成的疾病。因为发病不明显、潜伏时间长,所以不容易引起注意,然而一旦病发,慢性病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甚至还会导致失能。

 

慢性疾病 “防治”存在多重误区

 

误区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身体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大多数得了某种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都会配合医生的嘱咐,依据不同的症状服用相应的药物,这些药物起到的作用在于“抑制”病症而非“根治”疾病。如果不对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改正,加强身体的免疫能力,那么简单的依靠药物治疗并不能摆脱“慢性病”的困扰。

 

误区二:吃得越少对慢性病控制越有利

不少患者只控制主食,认为吃饭越少越好,便减少主食的摄入。这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因为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代谢需要而导致营养不良的状况发生,紧接着身体变“虚”变“差”,疾病反而容易乘虚而入。另外一种情况是认为已经控制了饮食量,而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总热量远超过控制范围,因脂肪摄入过多诱发高血脂症和心血管疾病。

 

误区三:只要长期吃素就能使慢病远离

很多患有心脑疾病的患者会被医生警告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素食。于是有一些中老年人就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每餐只吃素不吃肉,血压或许是降下来了,但因为营养不均衡却染上其它疾病。营养专家告诉我们,长期的营养不均衡会减弱老年人的消化能力和免疫力,疾病自然找上门。

 

误区四:不考虑自身情况,乱用食疗方子

为了预防或控制慢病,很多老年人会收集“民间”食疗方子。比如多服杜仲、夏枯草之类的中药能降血压,红肉不健康因此不能吃等等。这些方子可能适合一部分人,但未必适合所有人。

因此,不管从中医角度还是西医营养学角度,我们都需要辨别不同人的生理状况和营养状况,按照不同个体的情况来安排食谱。只有恰到好处地“补”才能达到慢病防治的效果。

 

营养状况与慢病防治休戚相关

良好的身体综合实力是防治慢性疾病的基础。据调查显示:营养状况较差的老年人患上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机率均明显高于营养状况良好的老年人。例如营养状况差的老年人几乎都患有高血压,而营养状况较好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则低于50%。甚至有研究指出,在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疾病中至少有五种被证明与不适当的营养摄入有关。

 

全面补充多种营养素,助你摆脱慢性病阴霾

提高中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可以帮助他们摆脱慢性疾病的长期困扰。至于如何提高,简单说来,那就是“均衡膳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素”。

首先,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多吃蔬果、粗粮、肉类,深海鱼和坚果等健康食品也要注意摄入。另外还要学会“避险”,避开已经明确知道有问题的烟、酒、盐、油,少吃腌制食品、卤制品等。

其次,进入中老年期,消化和代谢功能都有衰退,直接影响到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专家呼吁中老年人要培养“膳食补充”的概念。

健康的身体是靠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造就的,在此小编也提醒广大年轻人一定要从现在开始注重养生,不要等到年老病痛缠身、悔不当初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