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礼”和婚礼旧俗之亲迎

(2013-09-08 16:33:02)
标签:

时尚

婚纱照

婚纱

婚宴

襄阳婚纱

分类: “六礼”和婚礼旧俗

亲迎         

  结婚原意就是在黄昏时成礼,《释名》说,“婚,昏时成礼也。”昏时成礼与古代曾流行过的掠夺婚存在着直接联系,是乘着夜幕进行抢掠的习俗遗存。而且根据礼俗,迎亲者还得穿上黑色的衣服,连车子也都是黑色。《仪礼.士昏礼》载,“主人爵弁,纁裳缁施,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妇车亦如之。”这样一支黑农黑车的队伍,在暮色中出发去迎接新娘,在现代人看来是很不好理解的。而事实上,黑农黑车在暮色中从事真正的抢亲,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所以说,亲迎之礼,在制定之初,仍然保存着远占的掠夺婚遗迹。

http://s6/mw690/af0994e9gx6CuytK8zX75&690

http://s15/mw690/af0994e9gx6CuyvjQwS5e&690

http://s13/mw690/af0994e9gx6CuywoKsI2c&690

http://s4/mw690/af0994e9gx6CuyxlEnV13&690

    亲迎中大家非常熟悉的是新媳妇要坐轿子。其实早先坐的是车子,后来的轿子来源于帝王的辇车和舆。辇是一种帝后们乘坐的术轮手推车,称“帝辇”或“风辇”。舆是一种用肩打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非常时兴。辇在魏晋南北朝时去掉了轮子,称“步辇”。用来扛的舆和去掉轮子用来扛的辇一样,在唐代时发展成檐子。由于檐子轻便,在不同的道路上都能行进,人们使用时非常方便,所以,在南方使用的很普遍。结婚时便也重檐子而轻车子了,至少在宋代时,檐子已为世俗所看重。《司马氏家仪》说,“世俗重檐子,轻毡车”。这种檐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轿子或花轿。但对新人上下行动,仍称上车或下车,而不称七轿或下轿,说明当时车轿并用,旧时迎亲的用语仍然在沿袭。

http://s15/mw690/af0994e9gx6CuyE8Sku4e&690

http://s6/mw690/af0994e9gx6CuyFh9iZ05&690

http://s4/mw690/af0994e9gx6CuyGlZeja3&690

http://s4/mw690/af0994e9gx6CuyHmYhR83&690

  亲迎是结婚礼的高潮,是所有礼仪的归一终结,因此,内容非常丰富也非常繁杂,在历史的不同阶段,都派生出了许多色彩斑澜个性突出的习俗,成为婚礼巾最具有代表性的仪式。

    “六礼”虽然表达了整个婚礼过程,但它仍然不能说是完整的。在婚礼亲迎之后,不仅在民间,在礼制的规定方面,也同样存在一些具体的礼俗。如同牢。同牢也称合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共餐,即一起吃饭。《礼记·昏义》载,“妇至,婿揖妇以人。共牢而食,合卺而醑,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疏“共牢而食者,同食·牲,不异牲也。……合卺,则不异爵,合卺有合体之义。共牢有同尊卑之义。体合,则尊卑同,同尊卑,则相亲而不相离矣。”主要是表达夫妇合体,不分你我。合卺之礼,后来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历史性或地方性习俗。宋代时在合卺礼后,夫妇所用之饮酒的杯须掷地h吉,以一仰一覆为吉,并安于床下。然后行结发之礼,完成仪式。

http://s12/mw690/af0994e9gx6CuySz7e30b&690

http://s2/mw690/af0994e9gx6CuyTWz4Za1&690

http://s12/mw690/af0994e9gx6CuyUWVp9eb&690

http://s12/mw690/af0994e9gx6CuyW03i34b&690

    在民间还盛行新婚后三日或七日新媳妇同门的习俗,回门时由新郎陪同。此俗宋时称“会郎”。《梦粱录》“嫁娶”条载,“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女亲家广设华筵,款待新婿,名日‘会郎’。”有的还做满月。回门也有称归宁的,主要是新女婿与女家的亲人见个面,同时,也听听女儿对女婿和男方家庭的看法,以增加了解。

    总之,“六礼”并不是一成不变地被传承,它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常常被增或被删,有的被完全地改头换面,发展成新的习俗。因此,礼制不是铁板一块,人们只要需要,随时都可能将它打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