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的”小名“成”杀手“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 正常脂肪在人体代谢需要7天,反式脂肪酸代谢需要51天。
- 促进肥胖的力度是正常不饱和脂肪酸的7倍,而且强烈促进腰腹肥胖。
- 增加坏胆固醇,减少好胆固醇。
-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脂,血栓,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等的危险,
- 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干扰胰岛素受体的功能,增加糖尿病的发生,
- 与大脑提前衰老相关,会促进老年痴呆的发生。等等。。。
 
 
  
而生活中,反式脂肪的大名我们现在是很敏感选择, 可是在我们的食物包装上一般食物标签配料表上,列出成份: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如部分氢化的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等),精炼植物油和精炼油脂(因它们中包括部分氢化植物油)、酥油,起酥油、植物奶油,植物脂肪,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物黄油,植物奶精,代可可脂,植脂末,麦淇淋,即意味其中含有反式脂肪.        
 
 
  
 这么多的名字想要辨出其实不难,像焙烤类,油炸类是高危食品,包括我们常吃的蛋黄派,沙其玛,糕点,面包等等一般只要配料中出现:氢化,精炼,起酥,植物奶油,植脂,奶精,代可可脂,等字眼,其中就有反式脂肪酸的成分。
       
 
二、生活中的反式脂肪酸产生的途径?
 
   
  1.在自然界中,产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其油脂和乳汁,如牛奶、牛肉等都含有微量天然反式脂肪。
 
   
   
 因为天然食物当中的反式脂肪微乎其微。乳制品和牛羊肉的反式脂肪只占其脂肪含量的百分之零点几,正常情况下达不到一天吃2克以上的水平。而且天然的反式脂肪和人造的反式脂肪酸有所差别,天然的反式脂肪对健康危害不大。
 
   
   2
.精炼植物油,通常200度以上温度的处理,这时就会产生部分的反式脂肪。
 
   
 
 3.氢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产生的主要来源。
 
   
 
 4.高温加热冒烟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煎炸油,都会产生成反式脂肪酸。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其实饮食若恰当,便可做到规避反式脂肪酸。
 
   
  要远离反式脂肪酸:
 
   
1,最佳方式是自家厨房,蒸、煮、炖、焯、拌等低温烹调方法,用一些对心脏较为健康的油,这些油是含有单价不饱和或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如橄榄油、菜籽油或豆油等。量避免高温烹饪的方法,如果实在是做不到在家做饭,至少点餐选择要注意食材的烹饪方式。
 
  
  2.
新鲜蔬菜、水果、粮食、谷物、肉、蛋当中,天然食材的选择,不要过多食用点心、饼干、面包、蛋糕、炸薯条、甜甜圈、巧克力及其他煎炸食品。
 
 
   3.
如果实在无可避免地食用了一些,建议喝一些茶或水,并配合低脂、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和合理适量的运动来平衡,降低反式脂肪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国居民要“远离反式脂肪酸,尽量少吃富含氢化油脂的食物”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不超过一日能量的2%,相当于2g反式脂肪酸。
   
   
     
     
     
     
     
     
     
     
     
     
     
     
     
   
内容有参阅豆丁网及北京营养师俱乐部课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