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恭城县栗木老街

(2012-11-26 21:07:41)
标签:

恭城

栗木

骑楼

杂谈

分类: 八桂飘香
恭城县栗木老街
栗木老街从北至南,依次由新兴街、太平街、北极街、中山街、十字街五条街串联而成,全长2公里多,4000余户,人口约1.6万。栗木老街历史悠久,这街上的居民大多从湖南迁来的,大姓有莫、卢、周、李,还有秦、朱、黄、王、单等三四十个姓氏,如今最早来的莫家人基本上没有了,周家人是明朝初期从湖南道县过来的,已有600余年。
恭城县栗木老街
64岁的周水华说,据周氏族谱记载,当年其祖先来到这儿,见山清水秀,到处是大蔸大蔸的栗树,便伐木开荒,披荆斩棘兴建家园,这儿也从此被命名为“栗木”。恭城县栗木老街

从新兴街到十字街,旧时都是青一色的石板街,街道两边是整齐划一的双层砖木结构骑楼。最宽处的新兴街有8米余,可以并排行驶两辆汽车;最狭窄的是十字街,仅2米,街民可以互相用竹竿将轻巧的东西挑起来,递给对面楼上的邻居。木街的骑楼是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兴建的。当时这街上的暴发户———栗木乡长兼民团团长张明德,是栗木最大的矿业公司“富源矿业有限公司”的董事 长。他下令把整条街的老房子一律拆除,仿照桂林和广州的街市改建为骑楼,并请来栗木投资开发矿山的股东和做生意的老板“集资”,支持老街的“改造工程”。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一条漂亮的骑楼长街建成了。骑楼上面覆盖着小青瓦,下面是宽约4米的走廊,走廊里面是门面,内进和楼上住人会客。各个骑楼之间相互衔 接,没有丝毫的缝隙,到了下雨天,从街南头走到街北头,不用打雨伞全身也可以不沾一滴水。同时兴建的,还有栗木大桥和栗木小学。

恭城县栗木老街

几十年来,这条街的居民都以漂亮大方的骑楼为本镇的骄傲。老人们说,完整的骑楼街一直保存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当时的乡政府曾将老街的北端新兴街改造拓宽,拆除了部分骑楼。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后,人们为了方便车辆通过,拆了石板路,改铺水泥路;一些人发家致富了,也把旧的骑楼拆除改建为水泥楼。但至今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骑楼约1.5公里长的路段保存较完好。

2005年,县里兴修全沙公路(从全州县至平乐县沙子镇)栗木段,按原先的图纸设计要通过老街,街民秦师壁、朱玉龙等向镇领导提出请求,说他们走过全国很多地方,都没见有保存如此完整的古骑楼街,请作为古民居保留下来。上面经过慎重考虑,采纳了街民的意见,修改了图纸施工,公路从老街的西南方绕道而过。恭城县栗木老街


恭城县栗木老街

恭城县栗木老街

恭城县栗木老街

这条街的太平、北极和中山街上各有一个集市,街两边有上千家的门面,十字街路尾有烟火旺盛的关帝庙,庙前有两株高三四十米、五六人方能合抱的“夫妻樟”———它们一雄一雌,相距30余米却枝干交叠,相互簇拥,为当地一大奇观。浓荫下搭有戏台唱戏。


恭城县栗木老街

据桂林市里的古建筑研究专家说,骑楼这种古老的建筑样式,从历史文献来看,在唐宋时期我市已经有了。原先桂林的街市上有很多骑楼,它们大多建于抗战前后。如博爱医院对面到广西师大附中一段,十字街周边的解放东路和解放西路,微笑堂至文明路的百货大楼,旧时都是“骑楼街”。而今,市里的骑楼在1998年的城市大改造中已基本上拆除。像栗木镇上这样保存完好的“骑楼街”在桂北和全区都极罕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