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县栗木镇大合村
标签:
恭城栗木大合村欧阳豹文化 |
分类: 八桂飘香 |

恭城的习武之风源远流长,数百年来民间多尚武,有“武术之乡”的美誉。清以前,县城城郊就辟有跑马场,为武生们练习骑射演练的场所。城里的太和街、吉祥街,留有从街道通往跑马场的通道“大马巷”和“小马巷”。县城的昭忠祠曾开设武馆,聘请名师授武。在冷兵器为主要武器的时代,瑶乡各地有“瑶拳”和“平地拳”流传,师承南北少林拳路。历代拳师、武林高手层出不穷,而尤以栗木镇大合村的武进士欧阳豹声名远播。1957年,《广西青年报》曾报道其人其事,称其“为广西增了光”。

大合村位于栗木镇东约1.5公里,全村500余户2600多人,姓欧阳的有350多户1500余人,约占该村人口的60%。村里78岁的老人欧阳群乐找出他摘抄的家谱来,春秋战国时,欧阳亭侯分封于渤海边,以采地为姓氏,子孙繁盛。后遇晋永康八王之乱,举族南迁到长沙。元朝至元年间,先祖欧阳立诗从湖南永明(今江永县)黄甲乡来到恭城栗木,“赴大和(大合)遂家焉,是为大和派始祖也。”




欧阳豹生于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三月初五,殁于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享年44岁。从小长得魁梧雄壮,每天跟着叔叔举石锁、石担,舞刀弄枪使棍,弓马娴熟,武艺超群。道光十一年,20岁的他去桂林参加武举乡试。途经大圩路边的茶亭休息,想试一下自己的膂力。双手一伸,便将亭子里六七百斤重的石茶缸抱出路上来,面不改色气不喘心不跳,引得路人纷纷拍手叫好。欧阳豹打拱手笑说:“各位,等我到桂林拿了武举人,回头再让它复原位罢。”到桂林府参加考试,略显身手欧阳豹便得了武举第27名。数日后放榜,荣归故里。路过大圩茶亭,见石茶缸仍在路上,他便捋了衣袖再伸双手将它抱回亭中。

两年后的道光十三年,欧阳豹进京参加癸巳科会试。京城里早已盛传欧阳豹的武功了得,有富家子弟牛富先,很是忌妒欧阳豹,唯恐自己落在后面丢失了功名。便设下圈套,在考试前一天请欧阳豹到酒楼,让美女把盏。欧阳豹不知是计,开怀畅饮,从白天喝到半夜,醉醺醺倒头大睡。牛富先大笑:“穷小子,我看你如何过得了明天考试这一关!”次日早晨,欧阳豹一觉醒来,头晕眼花,发觉已中奸计,十分后悔。“你这样子如何进考场跑马射箭呢?”几个好友见了,叹息不已。忽然有人说:“豹哥,外面都传闻你膂力过人,两臂有千钧之力,何不将考场门口那对石狮子抱进场内,堵住跑道,看他主考大人如何开考?”“嗯,这倒是条妙计,只不晓得我酒后还有气力没?”欧阳豹和好友来到考场门口,捋了衣袖,怒吼一声如豹子叫啸山林。一弯腰将那上千斤重的石狮子抱起,大步走进考场,放在跑马道上。众人瞠目结舌,围观者如堵。
午时三刻将至,主考官和众考生登场,见状不知所措。“谁有如此神力,竟将石狮子抱来堵住考场跑道?误了考试岂不坏了国家大事!”有下属建议:“解铃尚须系铃人。大人何不重赏此人,让他将障碍物搬回原处,准其入闱为国家效力。”看这后生也确是个难得的人才。主考官当即下令:“谁能将石狮子搬走归复原位,可以不参加考试,准录本科第六名武进士!”话音刚落,欧阳豹应声而出,雄赳赳来到跑道上,轻舒双臂,俯身抱起石狮,放回考场门口,来回两转,神色不变。全场哗然,主考官大喜,立即宣布:广西考生欧阳豹为本科第六名武进士,并禀报朝廷授职为云南守备。欧阳豹载誉还乡,由此而名震天下。当年因祖母病故,在家守孝3年,未到云南上任就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