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捡垃圾的专家
蔡 旭
三亚的海滩当然很美。不过也曾有不美的年月。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了。
当地领导请北京来的专家吃饭。他们在热情介绍三亚的山好水好空气好时,不料那位专家把一个塑料袋放上了餐桌。
袋子里装满了垃圾。这是他从三亚海滩上捡来的。
领导们尴尬了。不过这位专家不在乎他们的尴尬。为了保护环境,他宁可做这样不怕得罪人的事。
他拿出了名片,这是用废纸裁出的,写着“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
哦,“自然之友”,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人们还知道,他是梁启超的孙子,梁思成林徽因的儿子。
不愧是梁家的后代啊!梁启超为救危难中国呼号。梁思成林徽因为救危亡的古城呼号。现在,梁从诫又在为危急的环境呼号。
他曾在上海全球500强论坛上,向面对污染环境的企业家们发问:“你们想过承担什么责任没有?”
他曾在川西某县城,对前来敬酒的县长说:“这里的水跟酱油汤一样,你们还好意思喝酒!”
他曾在全国政协的会议上,提出要尽快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后来终获成功。
他请求这个社会停一停,慢下来给土地一点修复的时间。
他为“自然之友”制订的入会条件是:“真心实意,身体力行。”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从不用一次性筷子。外出用餐时,筷子与勺子是从随身带着的袋子里拿出。
从不用纸巾。口袋里装着一方洗旧的手帕。
接待客人时,他只倒出半杯水,免得喝不完倒掉浪费。
他常年骑一辆自行车,到办公室是这样,买菜是这样,到政协开会也是这样。有一次,还竟然被门卫拦了下来……
可惜的是,2010年10月28日,这位78岁的曾经的历史学家、翻译家与编辑家,后来的环保专家,停止了他的奔走。
只有他的呼号,仍在大地与空中回荡,在所有善良的人们心间永远回响。
(2023年4月1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