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学》:朴素的存在(短章一束)

标签:
散文诗作品 |
分类: 公开文章 |
朴素的存在
(短章一束)
【海南】蔡 旭
(《新华文学》2021年秋冬合刊)
访
每晚入睡前,老妻都叮嘱要把书房阳台的门关上。
我总不乐意。有时就故意疏忽了。
住在21层高楼,难道还有贼爬得上来吗?
我得让清风可以来访,让月光可以作客。
退休已多年,门庭早冷落,不如让一些不必敲门的朋友穿堂而入。
妻子却笑说,你整天与手机形影不离,微信群、朋友圈你来我往——
你何时冷落过?
代
在医院被人用代号称呼。
明明有名有姓,他们不叫。只在打针发药时用来核查,用来验明正身。
住院时行动有限制,不让回家,下楼出门都要报告。
只有护士会笑,医生不笑。毕竟他们的目的为了救人,笑不笑不是重点。
另一个用代号叫人的地方是监狱。
相比较,医院当然好得多了。
弃
一群沙子兴冲冲从农村赶来。
要为高楼大厦献身,即使投身修桥铺路也好呀。
也到过现场了。不过大马路铺好了,却轮不到它们出场。
成了剩下的一堆,就晾在路边。
不知是谁,把它们忘记了。
怎么也不甘心。
竟然与垃圾混为一谈。
安全帽
我才知道,安全帽与安全帽并不是一样。
那天在工地,两顶安全帽偶然发生碰撞。结果只有一顶被撞出了窟窿。
烂的一顶是工人的。另一顶属于老板。
原以为都是石头。
没料到,有一些是鸡蛋。
击鼓传花
一只锅,或说一只火盆,在和时间赛跑。
错
在换上新一期内容时,这一个错字终于被编辑们发现了。
幸好,没有被那些行人们看到。
拥
车子实在太拥挤了。
那天在讨论诗歌的繁荣与泛滥。
好像也听到这样的声音。
退
我的弟弟,以前是没有人敢去冲撞的。
他是油车司机。坚硬的油罐,谁也不敢去碰。
更何况,说不定就会起火呀。
不管是车,还是人,都避之不及。
现在还原为一个退休老人。
一次步行斑马线,无缘无故,就被一辆车
撞翻了。
枕
出门在外,就得与宾馆的枕头打交道。
放一个头上去觉得长,放两个头觉得短。
垫一个太矮,垫两个太高。
让你无从选择,又不得不选择。
哪比得上在家里?
把头搁上时,舒服得不记得它的存在。
那个随时等待的它,虽然受到了重压——
似是受到了重用。
穿
我的眼睛不好。
400度近视,把一双老眼至少打了五折。
妻子用针线时,她眼花无法把线穿过针眼,却转手递给了我。
不是一次了。每次都是如此。
我把眼镜摘下来,眯了眯眼,如有一根箭从手中射出——
轻而易举地,一下就突破了障碍。
并不因什么心灵手巧。
我是近视眼,只不过是看不清远方……
还是家里的领导聪明,她就知道怎样利用我这一点。
窗
窗口对着一座山。前面是绿色的树林,后面是灰色的远山。
一条街道,把我与山隔开。
时光与车流,从我与山之间穿过。
孙子喜欢在窗台上,看车子的流水来回奔流。
看着看着,从怀抱看到站立,从出生看到上幼儿园。
只是那座青山一动不动,同我们静静地面对。
我们喜欢看到什么年月,它就站到什么年月。
面包树
面包树长在非洲,长在60年前的小学地理课本里。
那些烤熟了就像面包一样甜中带酸、松软可口的果实,经常在饥肠辘辘中充实着我的美梦。
现在这种热带奇树,就长在小区花园里。
不知为什么,那些烂熟的面包果跌落满地——
却没有人去捡。
蔡旭,广东电白人,现居珠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海口晚报》总编辑、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出版散文诗集《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等33部,散文集、短论集1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