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湛江日报》:在他乡念故乡(三章)

(2022-06-05 09:41:06)
标签:

散文诗作品

分类: 公开文章

《湛江日报》:在他乡念故乡(三章)

在他乡念故乡

(三 章)

  

(《湛江日报》2022年6月5日)

 

故乡的红树林

 

回到故乡,老同学总会陪着我,到海边看看红树林。

涨潮时,它们就躲在水底。只能看到它举着头顶的叶子,随风摇着手臂。

退潮的时候,它们就出来了。原来是一棵棵树,一排排树,森林一样,扇起一阵阵绿风。

这些长在大海中的树,喜欢聚众成林,海底森林。

叫红树林,并不是红色,树叶不是,树干也不是。

不管叶子大小,叶圆叶尖,叶阔叶针,一派绿意。

它们总是被淹没,默默无闻,经常被屏蔽了它的存在。

可是正是它们,风浪来时,并肩挽臂,众志成城,护卫着堤岸的平安,以至城市的平安。

风和日丽时,它们就和翩翩起舞的白鹭一起,抒写着诗情画意,美化了故乡的海滩。

有人说它坚守信念,深深扎根,不随波逐流,同故土同甘共苦。

也有人说,它的种子是随波逐流的,漂到哪里,就在那里发芽生根。

 

我与老同学相视一笑。

红树林和它的种子,好像在说我们。

 

想听乡音

 

自从知道是老乡,我们便不再陌生。

在楼上楼下相遇,在电梯里朝夕相见。

面孔拂过春风,话语递送温暖。

我难得有机会温习老家的方言,他却用好听的普通话回应。

并无风雨打扰,有时也会改变回忆的粗细。

顿有失落。一下子的塞车,拦截了我回到故乡的心愿。

 

我知道他不是有意的,只是出于一种习惯。

也不能说他不对。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很容易融入别处的水土。

虽说我早已把他乡当故乡,却总是满怀惊喜地等待——

耳边淌过故乡亲切的流水。

 

声一片

 

区的夏夜,湖塘里响起一片蛙声。

人控诉,说乱了他的清梦。

管称尊重民意,发起报名,组织志愿者去活捉疑犯。

的手里,拿到了一些家长及小孩的姓名。

不会签名。让孙儿报名。

他们毕竟还年轻,不理解稻花香里说丰年

不明白隔着代沟的我,为喜欢听取声一片”?

不懂得有蛙鼓的夜,才更加平安与宁静。

有我知道这群蛙的大合唱,把我带离城市回到久别的乡村。

回到了我的童年。

可惜那些被人误导了的小孩也许读课本辛弃那首西江月》吧?

可知道,没有听过蛙声,也是不够完的童年?

 

蔡旭,广东电白人,现居珠海。退休高级编辑,不退休散文诗人。出版散文诗集《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等34本,短论集、散文集10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