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之《论语》17.4

(2018-08-15 08:35:46)
标签:

槐柳先生

槐榆柳

国学

论语

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七〈阳货〉》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7.4子之武城(1),闻弦歌(2)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

(1)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

(2)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集注】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弦,琴瑟也。时子游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莞,华版反。焉,于虔反。莞尔,小笑貌,盖喜之也。因言其治小邑,何必用此大道也。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易,去声。君子小人,以位言之。子游所称,盖夫子之常言。言君子小人,皆不可以不学。故武城虽小,亦必教以礼乐。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嘉子游之笃信,又以解门人之惑也。治有大小,而其治之必用礼乐,则其为道一也。但众人多不能用,而子游独行之。故夫子骤闻而深喜之,因反其言以戏之。而子游以正对,故复是其言,而自实其戏也。

【钱穆】

子之武城:之,往义。武城,鲁邑名,时子游为武城宰。

闻弦歌之声:弦,指琴瑟。子游以礼乐为教,邑人皆弦歌。

夫子莞尔而笑:夫子与上文“子”字复,此亦《下论》文字未纯之一例。莞尔,微笑貌。莞字本作苋,山羊细角,人笑时两眉角微垂似之。

割鸡焉用牛刀:此有两解。一言其治小邑,何必用礼乐大道。其实则深喜之。一言子游之才而用于武城之小邑,则是深惜之也。然承上“莞尔而笑”,则终是喜深于惜。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此两语,盖孔子常言之。君子小人以位言。在上在下皆当学道,子游言虽宰小邑,亦必教人以礼乐。

二三子:从行者。

前言戏之耳:戏言盖出于嘉喜之情。之字指子游。游、夏皆孔门后进弟子,而列文学之科。子游宰武城时尚年轻,已能行礼乐之教,知孔门四科皆能实见之于行事;即在文学,亦非徒务空言。

[白话试译]

先生去游武城,听到弦歌之声。先生微笑道:“割鸡,那用牛刀呀?”子游对道:“往日我曾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于道,便懂得爱人。小人学于道,便易从使命。”先生对从游的人说:“诸位!他的话是呀!我前面所说只是对他开玩笑的。”

【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自译】

孔丘先生到武城,听到弦歌之声,不禁莞尔一笑,说道:“杀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回答道:“昔日我曾听老师说:‘上层的管理者学习道就懂得爱惜人民,下层的百姓学习道就容易驱使。’”先生说:“你们几个!偃的话有理啊。我前面是和他开玩笑呢。”

【感悟】

子游,就是言偃,“孔门十哲”之一,以文学著名。

子游为武城宰时,孔丘先生到那里访问,刚进城就听到弦歌之声,于是就笑着说:“治理一个小小的武城哪里用得着礼乐这样高明的手段,就如杀鸡何必用牛刀一般啊。”子游一本正经的回答说:“过去偃听老师说过:‘大人学道则懂得爱人,百姓学道则易于驱使。’我正是听从老师的教诲才用礼乐之道来教化百姓的啊。”孔丘先生一听心里高兴啊,就回身对跟随的几个弟子说:“你们听听,偃讲得好啊,我前面是玩笑话你们可不能当真啊。”

子游虽然是文学科,这讲话水平也不是一般的高啊,这正大光明的一顶帽子让老师戴着舒服啊。

【后记】

    让人明白道理,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无疑是文化教育肩负的功能之一。子游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这样的政治措施显然无可厚非,不是要小官大做,而是官职虽小,大道却不能轻,更不能失,否则,大道也不过是华而不实、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孔丘先生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学习。

 

                                                              槐榆柳

                                                           201886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