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角度线,跌破下轨道指就确认熊市了。另一个更简单的指标:30周周均线下穿60周周均线。
在《欧美股市正在确认熊市》博文里,我说过了。
——任何时候成立,就是进入熊市,根本不用看经济。
这是道指的周K线,周线能有效的滤掉杂波。
图中的“3-5?”(红圈)开始,还是没办法确认的。两组绿色通道,形态上属于上升楔形,结构上属于3浪结构,这通常出现在5浪里。
上面这张图,是最强的走势的一种划分。、
如果红圈处的3-5就成立了,后面的划分往前顺推就行了。
这是另一种划分,其实是一样的。
就是说,要么,2016年上半年,是道指从6440点开始的牛市,最后一波上涨:第5浪。
要么:它己经结束了。
从月K线上看,10月份的月K线,拉回去的力量还是很强的,这应该是市场的“惯性思维”+全世界的钱多得在烧,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都不是重点所在,或者说不重要,这只需要有一些想像力就行了。
重点是QE——我相信这让很多技术派的高手,都吃了大亏:谁有本事不看货币政策,而能在2009年,从技术分析,预测道指会一直涨,涨到18000点?这不是高盛比你历害,08年它都快破产了,你说它历害在哪呢?
华尔街历害的地方,是他们有权力更改货币的规则,并且把“更改货币规则”和“央行的独立性”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
如果说,经济像大海,GDP就是浮在海上的一只船,央行也完全有能力往海里注水,水位上升让GDP这只船“浮的比以前更高”。增加基础货币,就决定了道指,下一个熊市的最低点,一定比6440点要高的多。
人造货币可以创造“人造的推动浪”——看一看津马布韦的股市,就很清楚了。
这一次,“QE”对于道指,相当于给技术派,提供了一个样本:两组ABC“衔接”出一组“5浪”。
所以,美国的QE,和直接印钞票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衔接”,一个是纯粹在钞票上“加零”。或者说这种“5浪”,体现的是“美元相对于其它货币的价值”,而不是“绝对价值”。
如果按美元的“绝对价值”,其实黄金长期走势就说明一切了:如果储蓄没有价值,那么黄金就是储蓄。
这在人造的“创新高”,道指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上一次是2007年。
在2002年——2007年,道指也走出过“5-3-5变异”,指数创新高,但后面就是2008年。
先看一下,1929年后的道指走势。
大萧条,道指最低跌到40点,后面产生了一组经典的5-3-5反弹浪。
就是说,40。5点是大萧条创造的最低点,但不是牛市的起点,起点是在1942年4月份的92。69点。就是图中C的位置。而真正的推动浪,是在1949年6月份,就是二战后出现的,一直持续到1966年:道指从144点涨到1000点。
——说“美国经济受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是“经济文学”的“娱乐性创作”。这类东东西看多了,会很不利于技术预判,或者说预测。所以,技术分析,保持思考的独立性,是很重要的。
这是道指2002年——2007年的走势,也不是标准的推动浪,大结构上没有5浪。虽然最后指数创新高了,但其实,从波浪的结构,它甚至都还不如大萧条后的反弹浪走的强!至少那是两组标准的5浪推动。
所以,这张图的波浪结构,和现在的道指,其实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是“QE”:不只是美联储,而是全球央行都在史无前例的“放水”+“负利率”。
储蓄的负利息,或是债券的负利息,本质是:储蓄者给负债者倒贴钱——这种货币政策,最终是“艾丽丝在漫游仙境”。
上面,说了5-3-5;和由两组ABC“衔接”出来的“5浪”的区别。为了更好的标识,应该用大写的ABC。
比如,中国创业板指数,从585点上涨,一直涨到4037点,也是标准的5-3-5,走的那么强,因为那也是“人造”的。包括现在的反弹。
综上所述,按最强的走法,道指现在正在走abc结构的V浪,不排除其中的a或c,会走出5个子浪。美国房地产+欧央行QE,决定了V浪的强度。
下面,我再来说角度线,或是有的软件里的“速阻(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