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企业文化的构建——求知欲

(2013-10-24 21:37:09)
分类: 浅谈企业文化构建
    一家企业的灵魂,经常是由第一任的创建者所决定的,这个烙印是跟随着创建者的思想和思维,打上去的,是企业的标志;而一家企业的文化,却往往是由第二任的继承者时,所形成,并决定的。而企业文化,才是决定这家企业,能不能在竞争中,长期生存的关键。
    一个能够成功的人,一定有很强的求知欲。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级,成功就必须要依赖于团队,这就变成需要“全体员工的求知欲”。但这个过程,不是向员工宣教“求知欲”有多重要,而是通过文化和企业管理,让员工自发的拥有“求知欲”。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很少,全世界来看都很少。
     我讲的上面这些内容,读起来很浅,内容只是说:我在地球上住前跨一步。从A点到B点,只有半米;理论形成的背后,可能却是我绕着地球走了一圈,是地球圆周的长度。

     我举一例子:当企业有危机感时,我们往往号召员工要怎么怎么样拼命,每个人都有多少多少任务,要开会、加班多少多少时间。但这往往是没有用的,看上去更像是“困兽之斗”在做最后的挣扎。不是企业永远不会有困境,肯定会有,这个时候就像一个人落水了,他自己就应该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不需要别人去“动员”他。
    这个例子的问题在于:在困境的时候,只有管理层有强烈的求生欲望,而员工没有。
    所以我观察一家企业,我先看股东们有没有在食堂吃饭;做卫生时管理层拿不拿扫把。因为这决定了以后,这家企业碰到困境时,员工们会不会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你根本不需要号召他们,他们就会跟一群狼一样,嗷嗷叫的住前冲。股东,这个企业就是你的家,你都不在自己家里吃饭,谁会当这里是自己的家?
    
    要求员工有“主人翁”精神,这是没有用的废话,开会更是没个屁用。只有沟通不畅,才需要“开会”,而开会能解决沟通不畅吗?这是需要用机制“即时”解决的。不需要开会的企业,才是好企业,这说明99%的问题,都在一个合理的机制内,被即时解决了。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基于他的自利(self-interest)精神,员工同样如此。所以任何一个新员工,来到企业,首先要向他说明:你是在给你自己的未来打工。他们刚走入社会,获得的通常都是一份有期限的合同,在这份合同期内,只需要拿薪水而不会有压力。所以打工的阶段,仍然是人生中难得的阶段,要努力的提高自己。在市场经济里,人材都是市场的定价,如果以后老板亏待你,不需要你抗议都会有别的企业过来挖人。
    如果你一来,就跟我谈工资薪水,那说明你是抱着“给我打工”的心态来的。企业可以接受你这样的心态,但恐怕你也只能得到与这个心态相适应的工作岗位。

    任何阻碍员工,获得知识,自我提高的问题,都需要被即时解决。如果员工觉得即时解决的机制有问题,随时越级反应,一直到老总,这个通道是永远畅通的。谁敢在这个通道里设障碍,我一定是六亲不认。任何一个新员工到来时,都要告知他拥有这个权利。
    每个行业不同,所需的知识不同,形成的路径不同,建立员工“求知欲”的具体机制和方法,也自然会千差万别。但是员工获取知识的欲望,才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关键所在。而不是开会、说教、背书、动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