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张图,更直观的解释了为何2013年中报中,主营业务成本反而会下降。
在三季度报表中,就不会存在类似的情况了。
在2013年的二季度,主营业务和利润,相对一季度是相当平稳的。平稳的背后,高达40%的制剂增速就决定了今年业绩。去年的业绩中,是头孢制剂和抗生素,因为政策的“限抗令”导致了短暂的亏损,导致利润基数较低,但是制剂的基数可不低!
所以,这是相当有含金量的。
这从企业纳税可直接明了的看出。
另外,研发投入快速增加53%,并且上半年公司取得了12项专利,这两者成正比。
最后,是悲剧的股东户:35116。
大资金和一些机构,在广东基药政策出台后大举出货。
他们在犯错,这个错误,不是今天才发生。
1、以宏观经济的形势和医保付费的情况,去推定信立泰的制剂收入增速。这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我比他们强的地方:他们低估了必需消费品升级,己经在发生,此因素并不受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影响。
2、他们低估了氯吡格雷的市场规模。
3、所有人都对今年的政策“发毛”。这个错误也包括我,我得承认我的头也晕了,而且直到现在我也不确定。
因为你净利润太高了,这就是今天信立泰最大的风险!
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策想解决贫富分化,但是政策又无法通过缩小个人财富差距的形式,来解决此问题,所以只好通过缩小企业利润和产品价格来解决此问题。什么是缩小企业利润?就是你的净利润需要和钢铁企业看齐;什么叫缩小产品价格呢?就是药价得向猪肉价看齐。
我希望今天,信立泰管理层需要充分重视这个风险。个人财富是私,企业利润是公,可惜这个国家似乎一直“公私不分”。这个国情太特殊了,这也不是执政者或政策制定者的错,而是一开始国家系统就是这么设计的:公产、公有。
怎么解决呢?上策:推动中国的心脑血管行业中,在降脂、降压、抗凝、抗栓方面的前沿学术理论、企业研发能力和专科医院的医疗水准,做到亚洲第一流!中策:明确承诺泰嘉将稳定降价,这也是完全可行的。下策:我赚我该赚的钱,没有做错什么。
如果出此下策,那么“枪打出头鸟”指不准就是哪天就要发生的。不会有人跟你讨论,你的净利高是合理,或是不合理。因为政策以结果论,永远是对的:它只有一个结果。
——一位网友说的对:也没必要自己吓自己。即来之,则安之。做好自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