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找质数》教学设计

(2019-01-14 22:14:40)
标签:

教学设计

《找质数》教学设计

西安市高陵区城关小学    王丽英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94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知道100以内的质数。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

课件、表格、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哥德巴赫猜想吗”?其实在老师小的时候就听说有人把“哥德巴赫猜想”比作数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你们想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吗?课件展示: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师:谁来读一下这句话?(生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大于2的偶数。

师:能举个例子吗?(如468)没读懂什么?

生:什么是质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质数。

设计意图: “学起于思,思源予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以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为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急于学习什么是质数的兴趣,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1、  操作、探索

提出活动要求:

1)、写出老师给出的表格中所有数的因数。

2)、如果有困难,可以向老师求助,也可以借助方格纸,用画的方法来解决。

2、指名汇报,并展示学生的结果。

数字n的因数

11

2:  12

3:  13

4:  1, 2, 4

5:  1, 5

6:  1, 2,3,6

7:  1, 7

8 1248

9:  13 9

10:  12510

11 111

12 1234612

13 113

14 12714

设计意图:在教学这个环节时 ,我没有根据教材上的安排来教学,因为在找因数那节课学生已经通过摆长方形会找一个数的因数了。所以直接让学生找因数一方面是为了反馈学生这方面的技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和初步抽象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

三、分析、概括

1、  分类

观察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1)、除了1以外,所有的数都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2)、有的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

3)、因数的个数不同,有的有2个因数,有的有2个因数以上的因数。

思考:你们能不能给这些数分分类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数因数的特征,从而发现这些数因数个数的不同,为后面揭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做充分的铺垫,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思想。

2、  归纳概念

那你们能根据因数个数的不同给这些数起个名字吗?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合数。(课件出示)

板书:质数,合数

3、  完善概念

讨论:1是质数呢,还是合数?

结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经过演绎推理,进一步明确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从本质上区分两个概念的不同。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分一分,并于同伴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1    27   23   49    51   19   33  84   25   99

质数有(                                


             合数有(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找出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质数、合数,特别是通过对一个个较大数目的判断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练习,发挥集体的智慧,探索发现判断质数、合数的快捷方法。教学时,利用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心里有一种成功感和对数学的进一步热爱。

2、  师生共同小结:通过练习,我们发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可以先利用235的倍数的特征来判断这个数是否还有因数235,如果有的话那么它一定是合数;如果这样还不能判断的话,还可以用71113这样比较小的质数去除一下,看它们是否具有因数71113。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就可以很快进行判断。

3、  请同学们按照提示完成教材第43页第11题“探索活动,寻找质数”。

学生动手完成。

汇报交流:1100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五、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找质数

质数: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始终以数学活动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让学生在思考、观察、比较中抽象概括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明白知识的产生过程。同时,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质数与合数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从本质上能对它们加以区别。

存在问题:

第一,  个别学生找因数比较慢,找不全,有遗漏。

第二,  虽然知道了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但在判断时,学生不能及时联系235的倍数的特征去判断,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不能串起来,也就是说缺乏数感。

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第一,  进一步对找一个数的因数这一技能加强训练指导。

第二,  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  让学生背诵1100的质数表,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