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镉与镉中毒

(2009-08-05 10:24:00)
标签:

杂谈

媒体报道,2003年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引进一家民营股份制化工企业-长沙湘和化工厂,主要生产粉状硫酸锌和颗粒状硫酸锌,2004年4月,这家企业未经审批建设了一条炼铟生产线。

此后不久,当地村民反映厂区周围树林大片枯死,部分村民相继出现全身无力、头晕、胸闷、关节疼痛等症状。有关机构对周边群众进行体检,截止到7月31日,在2888人中发现尿镉超标509人。当地环境监测部门调查结果显示,湘和化工厂厂区为镉严重污染区,周边500米范围内的土壤已经受到明显的镉污染,厂区周边500米至1200米范围属轻度污染区,土壤镉含量随着厂区距离的增加呈现明显梯度递减。当地干部、群众痛心地说,“建起一个厂,毁了一个村”。

1817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和医药学教授斯特罗迈厄从粗制的氧化锌中分离出褐色粉末,使其与木炭共同加热,获得镉。由于发现的镉与锌共存,就以菱锌矿的名称Calamine命名它为Cadmium,元素符号定为Cd。镉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硫镉矿形式存在;也存在于锌矿中,经常是其它金属冶炼时的副产品。镉是银白色或铅灰色有光泽的金属,主要用于钢、铁、铜、黄铜和其他金属的电镀;用于制造体积小和电容量大的电池;镉的化合物还大量用于生产颜料和荧光粉;硫化镉、硒化镉、碲化镉用于制造光电池;而镉与许多金属制成的合金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

1931年,位于日本中部的富山县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大多是妇女,表现为手、脚、腰部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会发生全身疼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随着病情发展,患者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疼痛难忍,常常大叫“痛死了!”“痛死了!”由此得名“痛痛病”。1946-1960年,日本医学界从事临床、病理、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分析化学的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 痛痛病”是由于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废水引起的镉中毒所造成。

“痛痛病” 引起日本及世界各国重视。人们由此意识到镉的危害,注意不让镉污染环境,从而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我国,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慢性镉中毒事件,正在以环境污染和职业中毒二种形式危害人们的健康。

镉及其化合物可以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镉的烟雾经呼吸道吸收,肺内镉的吸收量约占吸入量的25~40%。镉经消化道的吸收率﹐与镉化合物的种类﹑摄入量及是否共同摄入其它金属有关。

镉及其化合物有一定的毒性。吸入高浓度镉的烟雾可产生急性中毒,表现为咽痛﹑咳嗽﹑胸闷﹑气短﹑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长期接触一定剂量的镉及其化合物可产生慢性中毒,导致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尿中含大量低分子量的蛋白,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虽属正常,但肾小管的回吸收功能显著减低。

肾小管功能受损,直接导致了钙、磷和维生素D代谢障碍。镉使肾中维生素D活性受到抑制,进而妨碍十二指肠中钙结合蛋白的生成,干扰在骨质上钙的正常沉积。此外,缺钙会使肠道对镉的吸收率增高,加重骨质软化和疏松。另一原因是镉影响骨胶原的正常代谢,损害骨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慢性镉中毒的危害性,除了上述机体损害表现,还在于现代医学拿不出特效治疗手段。铅、汞等金属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均具有特效解毒药物,通常可以做到“药到病除”。而对于体内的镉,医学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迄今为止依然没有堪称特效解毒剂的药物可供使用。

慢性镉中毒的危害性,还体现在自然排泄缓慢。其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达到15年以上。从呼吸道吸收的镉,主要经过肾脏由尿液排泄。从消化道吸收的镉70%-80%经粪便排泄,20%经尿液排泄。有研究报道,人肾皮质镉的生物学半衰期是10~30年。

吸入大量氧化镉烟雾所致的急性中毒﹐其治疗与一般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处理原则相同,关键在于防治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意外接触者应及早撤离出事现场,卧床休息,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由专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于慢性镉中毒目前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职业中毒,脱离镉接触至关重要。慢性镉中毒引起肾脏损害者,膳食中应增加钙、磷酸盐和维生素D的摄入,供给充足的锌和蛋白质。金属络合剂依地酸二钠钙可增加镉的排出,但有加重肾脏损害的可能,目前在急﹑慢性中毒时均不主张使用。

镉对环境的污染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镉不能被土壤中微生物降解, 半衰期超过20 年, 其污染为不可逆的积累过程。 镉又是生物迁移性很强的重金属, 极易被植物吸收并累积, 超过一定限度不仅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品质, 而且可食部分极易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并继续危害人体健康。

经过环境保护专业人员的研究和探讨,总结出客土法、化学法、电泳法和生物修复法等土壤治理方法应对镉污染。但是与疾病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样,任何治理方法都不如避免污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中华民族也需要一个相对洁净的空间繁衍子孙后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