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文字修复记忆——读《未来教师》第1章
(2022-07-03 16:19:52)
标签:
教育阅读生活成长 |
阅读,以文字修复记忆
————读《未来教师》第1章
为什么选择这本书作为工作室的第一本共读书呢?这就要谈及我们工作室的发展规划了。
三个月前,在制定“霍邱县董艳名师工作室的发展规划”时,在其思想和定位中我是这样阐述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遵循教育教学、学生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服务更多农村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成立该工作室。
1.以培植农村教师教育情怀为宗旨,本着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这一要求,由全县部分名师、骨干教师共同组成,工作室是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农村教师学习交流共同体。
2.以推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为方向,以小学语文学科为纽带,以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科专业理念为指导,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为依托,以所有成员凝聚的智慧为力量,以共读共写、理想课堂探索、课题研究、课程研发、教育教学研讨等为主要内容,搭建农村教师交流对话平台。
3.以服务农村教育发展为目的,借助农村名师不断提升,带动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为推进区域内学科教学、教师培养、教学研究、教育改革等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个月前,在制定“霍邱县董艳名师工作室的发展规划”时,在确定工作室发展的理念中我是这样阐述的:
1.好老师都是有理想信念的。工作室以“潜心钻研,务本求实(遵循规律),合理继承,合作创新”的工作理念,营造农村教育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力争帮助工作室成员在三年内成长为县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名师或骨干,增强为农村教育、农村孩子服务的意识。
2.好老师都是有道德情操的。工作室以民主、开放的态度,在成员中倡导资源互通、能力互补、思想共享;加强对外联系,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学习县内外工作室建设经验,理性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取长补短,发展自我,端正为服务农村教育的态度。
3.好老师都是有扎实学识的。工作室以“读思行研写”主要发展方式,锻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专业功底扎实,理论积淀深厚,教学技艺精湛,研究能力较强,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团队,提升服务农村教育的专业素养。
4.好老师都是有仁爱之心的。工作室努力帮助农村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走上自觉、可持续的长远发展之路,为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型提供支撑,更好地为农村教育、农村孩子服务。
这与郝晓东老师对“未来教师”的阐述不谋而合:“未来教师”不仅指时间意义上未来的教师,更是指一种理想型教师。他们既扎根现实又具有理想情怀,终身为探索理想教育而矢志不渝;他们是具有新教育理念的专业型教师,既不断探索教育真谛又密切关注时代潮流,有较强的元认知能力,善于自我管理,勤于主动反思。他们真正热爱学习,保持终身学习,对知识充满兴趣,对未知保持好奇,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活方式。他们善于合作,喜欢交流,能自觉融于学习共同体中汲取能量,省察自我,保持活力。
阅读点亮心灯,萤火追逐梦想,我们工作室是一批农村教师汇集起来的师生成长共同体,这共同体是一本书的话,“未来教师”就是我们的第1章,我们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未来好教师”,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是必须的。
未来已来,我们要学做未来教师,怎么学?
翻看《未来教师》,浏览各章,答案非常明晰:读写击溃虚无;创造突破局限;精进守护初心;求知彰显生命。这与我们工作室提出的“读写思行研”的行走方式更是高度吻合。
来到第一章《读写击溃虚无》,诸多内容:有一种阅读叫“啃读”;用追妈的时间种草;对生命年轮的复盘与检视……总是使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情不自禁读起来,思起来……
想想也是,阅读总是令人心旷神怡。
自识字起,多多少少捧读了一些书,也引领孩子们捧读了一些书,如果有人问起:阅读是有层次的吗?有哪些层次呢?读过该章,我想说:阅读的层次是不容忽视的,且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知道阅读的层次,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为什么阅读?为获得资讯而读,为求得理解而读。阅读者须持有一种心态: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和我们平时所讲的“归零”是一样的,就是说当我们准备走进一本书时,我们必须做好倒空自己的准备,把自己完完全全地放到这本书中,把这本书完完整整地放到自己的生命里,接受它,悦纳它,理解它,最后凭着心智把它融进自己的骨血,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随时运用它。所以,教师专业阅读便是区别于学校学习的另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是自我指导型的,是缺席了老师也能凭着自我发现,自我超越完成的一种学习方式,更多时候依赖的是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
《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今捧第1章,想起古人教诲,我们不难得出:为知人、论世、察己,所以我们要阅读。离开学校之后,阅读应该是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而我们又可凭借阅读在文字中获得生活的乐趣,从而使得我们个人也能在文字的熏陶愈发地儒雅、知性。如此,阅读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那么,阅读的层次究竟是哪些呢?古往今来,一条不变的阅读的规则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这阅读的层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梳理文字,从书中所得,阅读有四个层次:
基础性阅读。又称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这个层次通常是在小学时完成的。阅读中,我们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句子在说什么?勾连怀特海的认知规律,这种阅读应该属于认知当中的“浪漫感知”阶段。即从整体上关注到一本书的存在。我们工作室正在做的“共读安排”就是这个起始阶段。
检视阅读。也称系统化略读。强调时间的有限,阅读中,我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本书在谈什么?它的架构如何?如此来看,这还是属于认知阶段的“浪漫感知”部分。如我们工作室正在做的“有声书”栏目,都是充分利用了检视阅读的力量,让阅读更加规范并有时效。
分析阅读。这是一种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者说是优质的阅读——用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它是在无限的时间里,做好也最完整的阅读,较前两者阅读就更加复杂也更系统。这种阅读是专注的,我们要紧紧抓住一本书,一直读到这本书成为我们自己为止。用我所用过的阅读方法来解读,或许便是用啃的精神咀嚼消化一本书,互文读也罢,反复读也好,用读书笔记来帮助理解也行……总之内化成自己的就好了。我们工作室共读中“每周写一篇读后感”“月底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所要抵达的就是:让大家深度拥有一本书。
主题阅读。这是最复杂,最系统的阅读。这个层次的阅读,我们不是只读一本书,而是要读很多书,并能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这种阅读不是轻松的艺术,但却是最有收获的。自称,围绕读写思行,每天一事,我开启了主题阅读,如今来看,我的这个“主题阅读”还是徘徊在门外,甚至离主题阅读的门还很远,我所做的只是围绕七个主题,开启了一些书的阅读罢了,虽然,每个主题的捧读都没有限于一本书,但我的“主题阅读”是肤浅的,苍白的,无力的。
今后,我们工作室的“读写思行研”要做的就是“主题阅读”,如我们会通过“新网师”诸多课程的学习,抵达“知行合一”的发展境界。
开卷有益,再不过如此了。
是的,阅读是有层次的,且这种层次直接影响到阅读者理解的能力,而这些层次的奥妙只有深入其中,方能领悟,期待不断的阅读,不断地得到教诲。
阅读,人生最美的姿态!业余捧文学,业务捧文章,我只希望我的人生因文字相伴而诗意一些,如果这些阅读能够帮助到我所从事的工作,我所遇到的人,那么更好!
阅读少不了感性的参与,其实,理性也很重要!如,我们工作室选择《未来教师》作为第1本共读书,就是这种理性。
未来已来,真心希望我们工作室的每个伙伴都能借助大师的肩膀乘风而飞!以文字修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