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京大学
标签:
旅游 |
分类: 个人笔记 |
著名的清华大学绝非一般的景区,如果打算细细品读,不知要多长时间;就是一般的游览,每个四五天恐怕也看不全面。今天不到一个小时,也只能谓之“匆匆一瞥”了。贺旺也急匆匆地驱车,带我们去了北大东门。孙晓霞事先都做了报备,和门卫一说就放行了。
北京大学也同样是大景区,足够你欣赏几天的。虽然2011年 我在此培训了一个月,但是每天忙于听课,又加之是隆冬时节,也没有看到多少景,尤其是美景。特别是未名湖,冬天结了冰,成了滑冰场了,滑冰的学生在什么穿来穿去,绿柳毫无婆娑之意,都是枯枝条条……只是那些古建筑在北方的冬天依然庄重,雕梁画栋,雕栏玉砌,还时不时地显示着辉煌。
清华大学的典型校门没有看到,北京大学的那座典型的西校门也只是一闪而过,全都没有留影。
北大礼堂是北大最重要的聚会场所。这里是我们在北大的第一站了。西门尽在眼前,周围的景象是我熟悉的,只是不能跑出去拍照。一般是从北大西门进入,走过校友桥,经过华表,登上丹墀,走进北大办公楼的西门,被北大校方视为最崇高的礼遇。必须到这来一睹它的风采!
大礼堂的正面为宽大古建筑的楼体,灰色筒瓦的大屋顶,红色的柱子,以及蓝绿色调的斗拱彩画,突显着高雅古朴的气质。北大这样的古建筑和仿古建筑比较多,另外就是灰砖穹顶的平房四合院很多,突出的是“民族风”。
大礼堂前的树以松柏为主,即使是冬天,也是苍翠葱茏。
始建于1926年的北大办公楼礼堂是北大古典园林区最宏伟的建筑,原名施德楼,楼前的麒麟、丹墀均系圆明园遗物;华表原来这两座华表是圆明园安佑宫中的遗物之一,当年被安放在安佑宫琉璃坊前,燕京大学建校初期移入园内,另外一对现存北京图书馆内。
贺旺在清华大学侧重向我们介绍西洋建筑和中西合璧的风格等等,在这里则向我们就是其古典建筑来,什么是庑殿,什么是庑殿式、悬山山墙、歇山山墙,什么是斗拱,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讲到榫卯结构的抗震作用,又指出了这种传统结构的不足,受力面积太小,一根粗大的木材,最终只有一小部分相接……贺旺滔滔不绝,表达的非常熟练,如同背书!学建筑学古今中外的建筑都要了解并牢记,做学问定当如此!虽然为官十多年,但是学问没有丢!
他还讲:清华大学的建筑主要是西洋风格,而北京大学主要是古典传统风格。这一点我们也都感受到了春玲是内行,我也略知一二。我们都是建筑的爱好者。
贺旺准备带我们重点游览三个景点,所谓
未名湖也有“三景”:湖中有一岛一鱼一石舫。岛是湖心岛,由一座小桥与北岸相通;鱼是翻尾石鱼,远望宛如真正的鱼儿跃出水面;石舫,又名“不系舟”,位于湖心岛南端,是乾隆时期淑春园的遗物。
初秋时节,还有盛夏的景象:未名湖一周都是绿柳垂拂,依依可人,撩拨着绿水,戏水弄鱼,别有情趣。湖的东岸和南岸,柳荫更浓,虽然也有人走过,但是还是显得清幽凉爽,只是没有了蝉鸣,要不“蝉噪林逾静”,更有情调了——这,正是我想见到的未名湖的情景,弥补了那年来培训的缺憾。
我们是从西南走近未名湖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博雅塔,绿树碧水,枝叶掩映,塔的上端屹然挺出,秀美而有风姿。给人的感觉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拍照,都是最佳。未名湖我们几乎绕行一周,只有南面的石舫一带没过去,这里的景点也特别多。我们还看到了湖中的黑天鹅,鸭子,在湖水中悠闲地游动。还有胖大的锦鲤,笨拙地摆动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