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京大学(二)

标签:
旅游 |
分类: 个人笔记 |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我国最早的近代新型图书馆之一。1912年,京师大学堂易名为“北京大学校”,“藏书楼”易名为“图书部”。1918年红楼建成后,“图书部”迁至红楼一层,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图书馆成为当时的革命活动中心之一,李大钊、毛泽东等曾在这里工作。许多著名学者,如章士钊、袁同礼、毛准、向达等曾主持过图书馆工作。
北京大学图书馆有1100多万册(件)文献资料,是亚洲高校第一大图书馆,在这里蕴育出无数的杰出学者,是名副其实的学术殿堂。陈独秀、蔡元培、胡适、李大钊、闻一多——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承载着一部深沉丰厚的中国近代史。
图书馆是我们最后一站,之后我们就匆忙上车,开往孙晓霞定好的全聚德烤鸭店,就在她单位附近。应该是在清华大学南面,都是大厦,科技大厦什么的。
起先一听是去全聚德,我就和孙晓霞说起前不久看到、听到媒体的报道,说全聚德烤鸭的味道不如过去了,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价格实在是太贵了,离普通的消费者实在是太远了。孙晓霞却说,这家还不错。
进去一看,觉得场面很大,有大堂,有包间,装修为古典风格。服务是很好的,一个服务员忙前忙后,鸭架有炸也熬汤,只是鸭肉不多……味道么,好像不如便宜坊的过瘾。用这里正宗的荷叶饼卷个烤鸭肉,卷得有些乱,贺旺连忙替我卷了一个,原来需要把下边折起来。服务员给上了一道甜点,里面也有驴打滚——在便宜坊吃过的。
我们和孙晓霞回忆起高中的往事,主要还是演课本剧和上公开课的事情。她突然问我:“老师,那时为什么喜欢我?”我答道:“也是有你亲戚的缘故(她的亲戚也曾经是我的同事,我们在学校宿舍住邻居,后来又都到了大连),一是就是喜欢,主要还是喜欢(积极向上,努力发展,谁不喜欢呢?)。”
她还提到了给贺旺介绍女朋友之事。大前天聚会时,有人问起贺旺的婚事,结果贺旺说还单身呢。孙晓霞说起自己身边有几个不错的姑娘,可以推荐。后来借一个话口我对她说:“晓霞,给你个任务,一定要完成啊!”边说边向贺旺那边使眼色,可是孙晓霞没明白。今天见面还向我问起是啥任务,这回我和她明说了,她说她都和贺旺约好了,吃完午饭就见面。
很好啊,由于我们师生的相聚,还能促成一对姻缘,岂不乐乎!
贺旺还是侃侃而谈,不仅对业务,即使是时事,也颇有见地,处处表现出成熟干部的内涵。
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时间过得就是快,一晃就快15时了。匆匆道别吧,贺旺和孙晓霞留了下来,准备见那位姑娘,同学黄晓光也要过来。
迟师傅从我们直奔北京站。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到了久违的北京站,那熟悉的形象又出现在眼前了!
车子只能停在车站的东侧。我们下车后,只顾急急忙忙地进站,竟然忘了拍照了——这典型的北京形象!
我们是第三候车室候车,所乘高铁是7车3号ABC。17时10分准时发车,经停朝阳站、承德北站和锦州北站后就直奔大连了。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几个经停的车站也看不清周围的景象。
21时26分,高铁正点到达。我们直接换乘2号地铁到了马栏广场。鹏嵬在此等候,送我们到家。
到家了,恍如一梦,匆匆就完成了一个旅程。大厦高楼,康养玩乐,红墙碧瓦,雕梁画栋,奇石假山,碑亭钟鼓,绿柳清波,小桥亭榭……熟悉已经有所变化的学生,不同场所的欢快的聚餐,乘着网约车东奔西走……很快连成了一幕一幕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