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晓宁
晓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232
  • 关注人气: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钟鼓楼

(2023-09-24 20:45:22)
标签:

旅游

分类: 个人笔记
     21日,我们自由行动的第一站就钟鼓楼。钟鼓楼在故宫和景山公园的正北,什刹海的东北,中轴线上。鼓楼在南,钟楼居北,我们准备从钟楼游起,由北向南,鼓楼之后,再穿过鼓楼东西大街,进入地安门外大街——这条大街两侧分别是南锣鼓巷(东面)和什刹海。南锣鼓巷东西两面共有16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俯瞰整个街区犹如蜈蚣,又称蜈蚣街。南锣鼓巷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长787米,宽8米,南北走向,东西两面共有16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南下洼子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到南锣鼓巷主要是欣赏胡同文化。20年代初期,高中语文课本曾经选入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说的就是北京的胡同。胡同我并不陌生,儿时在老家唐山市也有许多胡同。南锣鼓巷还有一些景点,如万庆当铺旧址、水准点石碑、石文化展示区和中国拉卜楞民俗文化体验馆等等。右手就是什刹海,什刹海的南端就是北海公园。了解了这样的景区布局,我们大致就规划好了游览线路,可以根据时间情况安排上下午的行程。
  96届的弟子贺旺现在住建部工作,他不仅帮我们安排了住处,还帮我们约好了携程的网约车,陪同我们一天(8小时,100公里)。昨天晚上司机就联系我们,今天早上9:30到了酒店。我们便直奔钟鼓楼,
  一座大红城楼进入视野,然而周身遍布脚手架!又在维修——恭王府就有一处是这种景象。要维修早一些啊,偏偏要在旅游旺季!这就是鼓楼。我们顺着鼓楼东侧的一条小巷往里行不远,就发现了类似的入口,但是全是围挡。只得继续向北找入口,可是都走过了鼓楼,也没有发现什么入口,而且小巷越来越窄,勉强挤过车辆。问一清扫工,居然说钟鼓楼都不开放了。不甘心,又绕来绕去,穿了多条小巷,又绕了回来——鼓楼东侧。问一小保安,他告诉我们东侧巷子里就是入口。这回总算找到了,但是快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年人半价。
  售票处在鼓楼的北面,我们也顺便找了一张鼓楼的“后脸”。钟鼓楼之间是广场,许多老年人在舞龙——简单的那种,还有跳舞的。钟楼似乎没有鼓楼威严,但是要显得高耸。钟楼是典型的传统红色,有似天安门的风格;钟楼是青砖碧瓦,高高的基座上有一座门楼。
  还是资料说得详细:北京鼓楼、钟楼,又称“北京钟鼓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钟楼湾临字9号,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修,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重修鼓楼,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钟楼。

北京鼓楼、钟楼是北京中轴线的组成部分,包含北京鼓楼、北京钟楼两幢古建筑。北京鼓楼呈大红色,共有二层,通高46.7米,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内遗存有25面大更鼓。其中24面是根据史料仿制的,剩余1面是历史遗留的主鼓。鼓为整张牛皮蒙制,曾参与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开幕式表演,鼓长2.25米,直径1.34米,鼓座为木制,油漆,上雕云纹,座高1.8米、宽1.9米、厚2米。鼓楼内还保存有一块麒麟碑,为民国时从麒麟碑胡同移至鼓楼,相传系明嘉靖朝武将仇鸾府前的照壁。

鼓楼四周砌有矮砖墙,门前有石狮一对。鼓楼通面宽34米,通进深22.4米。整座鼓楼由台及楼两部分组成,楼基称台,台高4米,台的南北侧各有券门三座,左、右侧各有券门一座,台内为十字形券洞,系无梁式砖石结构。台东西长56米,南北宽33米。其东北隅有一北向小门,内有69级石梯,由此可达楼上。楼为木结构,分二层,第一层楼室面阔五间28米,进深三间,内支撑有36根木柱。第二层为暗层,原无专用楼梯相通,后在一层东北隅置一铁梯上下,除为检查房屋外,还可存放物品。鼓楼的楼顶为三滴水,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歇山调大脊。上带吻兽、垂兽,单昂单翘五踩斗栱,绘旋子彩画。室内方砖铺地,门窗为六抹方格槅扇。室外有木护栏及环楼走廊。

钟楼为灰色砖石建筑,共有二层,通高47.9米,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采用重檐歇山顶,内遗存有八角形木框钟架和铜钟等文物。钟楼通下部为砖石台基,上为楼体,高33米,黑琉璃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殿式作法。台基四面开券门,券门内成十字相交形,内部东侧有石梯75级,可达二楼。二楼四周有城垛,每面有一座拱券门,左右各有一石制雕窗,四周有汉白玉护栏 。

钟楼内正中有一八角形木框钟架,正四角每边长2.3米,斜四角每边长1.35米,架上悬一大铜钟。高7.02米,最大直径3.4米,重约63吨,上顶径约1米,钟纽高近1米。钟的两侧各吊一长2米,直径约0.25米粗的圆木,以供撞钟之用。大铜钟朝北的一侧,镌有“大明永乐年”字样,该钟铸造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中国发现最重的铜钟。钟楼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时,刻有御制重建钟楼碑。

鼓楼布置有以计时仪器和时间为主题的展览,展览共1260平方米,展线长度约600米。鼓楼一层数字沉浸展660平方米,“时间建筑”“中国时间”“发现中轴线”等6个主题展厅和中心券洞沉浸展厅沿线分布,共展出10件藏品、48件辅助展品和装置、12个交互体验展项以及6部数字影片。鼓楼二层中国古代计时仪器展约600平方米,展品包括报时更鼓、铜刻漏、碑漏、日晷等古代计时仪器 。

在“北京时间”展厅,钟鼓楼作为古代司时中心的功能地位显现。悬浮空中的“报时更鼓”和“永乐大钟”前,虚拟击鼓撞钟可以读懂“暮鼓晨钟,鼓为号令,钟为传声”的内在联系。“中国时间”展厅展示了传统计时方法,通过触摸屏可以了解日晷、铜刻漏、碑漏的计时原理和精巧构造,读懂箭尺、十二时辰和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智慧。“发现中轴线”则直观而整体地展示了中轴线各遗产点位的位置分布。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要登上钟楼,必须“爬上”这段又高又陡的台阶。有好奇者数了一遍,竟有 76阶!往上一望,让人望而生畏,更何况前前后后的几位游客都是老年人!我想与其说担心上不去,还莫不如说是担心一不小心滚下来。试着往上登,感觉也没有那么艰难。上去之后,腿部的肌肉还是感觉酸痛,需要抖一抖,放松一下。
游钟鼓楼
        登上最高层,大钟扑入眼帘——这口全国最重的大钟,威严肃穆。你若在它面前庄严肃立,一定会在耳旁鸣响那浑厚深沉的声音:嗡——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游钟鼓楼

       站在钟楼上,眺望南北两方,都是北京中轴线的延伸。特别是向北望去,似有一条公路通向远方,隐隐可见奥林匹克公园的南园的那座玲珑塔。奥林匹克公园北园的露天剧场位于南入口的北部,背靠奥海仰山,是城市中轴线陆地的终结点。

游钟鼓楼
       哦,小心!
游钟鼓楼
        上得去,下的来。出了钟鼓楼景区,又回到鼓楼的的东侧等车——呼叫网约车过来接我们。准备去什刹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游恭王府
后一篇:游国子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