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绘本《真正的魔法师》教学反思
(2018-01-10 11:34:46)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方法运用要恰当、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儿童是教育过程的主体的原则,注重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初次接触到绘本故事是从语文开始的。记得刚到四小的时候,和语文老师一起看《亲情树》,边看边流眼泪,怎么止也止不住。绘本《蚯蚓的日记》让我捧腹大笑,《小威向前冲》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我们自身的由来。那时我就想,数学源于生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生活点滴之中,如果能将生涩的数学知识巧妙地编织到童话故事中,让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感知到数学的存在,轻松地掌握数学的知识点,体会到数学的作用,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刚好,本学期我们低年级数学组开展了数学绘本故事的教学研究。刚开始时,不知道该怎样解读故事。既要有故事性,又要有数学性,孰重孰轻,轻重到什么程度?怎样开始?是作为一个故事的讲述者,还是故事的经历者?最后是跳出故事,还是沉浸其中?数学知识是一直隐于其中,还是最后提炼出来?种种疑惑,我们都有过激烈的争论与研磨。最后决定,第一次上,都先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想法上,课后在根据效果进行讨论、分析,尽量找到一个基本模式,将故事和数学有效地融合起来,以最佳的方式呈现给孩子们。
选绘本故事的时候,我看了很多,觉得都很有意思,参考了同伴的想法,征求了上中学的儿子的意见,最后选定了《真正的魔法师》因为它既有趣,有挑战性,还好操作。说它有趣,因为这个故事是以魔法王国考试来串联的,带领孩子们进入了神秘的魔法世界,说它有挑战性,是因为魔法考试要闯过三关,才能成为真正的魔法师,激发孩子们内在的学习欲望,说它好操作,因为能让孩子们以扮演的角色自居,充分体现了孩子是课堂的主体的原则,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学生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数学知识,激发数学兴趣。
对于认识9以内的序数,大多数孩子都对它有着感性的认识.这次活动我结合孩子的这种感性认识,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设计了给小魔法师排队,找明信片,找钥匙,找通往魔法学校的阶梯四道关,第一关,接触虚数,将9个魔法师从矮到高地排队。第二关,从下往上数第6个抽屉,找出9张法术明信片,从方向和数量这两个纬度来学习6以内的序数。第三关,在最大的书架、从上面数起第7层抽屉中找出钥匙,即从大小、方向和序号这三个纬度来学习7以内的序数。第四关,则设置了两个不同方向、两个代表不同意义的数来考验儿童,完成10以内序数的学习。以及实现了教学重难点的逐层递进。本活动充分利用游戏的动力性、趣味性,帮助儿童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强化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制作的课件操作性强,注重动静结全;在关注儿童数学概念建立的同时,做到层层递进,突出重难点。
当然,本节课也有很多令人遗憾的地方,比如,大部分孩子都是在倾听、感知、融入,能动手操作的只是个别孩子,如果能够做到人人都参与到操作活动中来,又能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那就更好了。
这是我的第一次,我们的数学绘本之旅还会继续走下去,希望下一次,我会考虑得更成熟一些,做得再完美一些,将数学绘本故事课程的最美的一面呈现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