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绘本《乱七八糟魔女之城》教学反思

(2018-01-09 17:25:35)
标签:

教育

数学绘本《乱七八糟魔女之城》教学反思

西安高新第四小学     王国星


 

初次接触小学数学绘本的教学,心里感到非常忐忑。绘本教学教学目标如何定位,该不该有重点难点的设置,故事性和知识性孰重孰轻怎么去把握尺度,怎么把严谨的数学知识润物无声地渗入到活泼有趣的绘本故事中去……这一切在我的脑中都是一个个的问号。要很好地设计一个绘本故事的教学过程必须先对绘本教学进行深入研究,解决这些理论问题。于是我在教研组的工作安排下结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查阅资料,听视频绘本教学课,组内听课与交流的方式去研究小学数学绘本教学。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探究,慢慢对数学绘本故事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不断的学习中我知道了很多有关数学绘本教学前沿的一些现状和绘本教学的特点。数学绘本,讲的是有关数学的故事。它看起来不那么严肃,却又偏偏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数学是需要严谨对待的事; 它看起来不那么科学, 却恰恰让孩子们发现数学是一种规律;它看起来很活泼,却讲述的是一则则实在“枯燥”的故事。这正是数学绘本带给我们丰富,而又多变的感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就不会单纯地认为是加减乘除,他们会认为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有趣的知识、游戏式的知识。

选取《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作为本次研讨月展示的教学内容是因为首先故事本身非常具有神秘与趣味性,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其次在新一年级学生入学之初培养他们的规则、规律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对之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帮助之外,对学生日常生活及习惯养成也有重要的意义。

本册绘本让学生知道世界的万物大都是有规律有秩序的,和数学有关。它将教学知识全部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学生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来吸收数学概念的。在教学的设计中我没有单纯地和学生去阅读数学绘本,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动手操作,肢体语言表达,游戏等让学生从简单的故事中,或者美丽的图画中学到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在教学时,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比较深入地挖掘绘本中的数学元素,对故事中数学元素进行解析, 将其化解为活动中的一个个环节, 使得教学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够进行整合。 此外,把握绘本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及原著所所传递的思想,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既有数学学习又有所感悟和收获,解决了故事性和知识性的关系处理。把相对枯燥的知识巧妙融合在故事的感受中。

解决了前期困惑之后,我根据知识、能力、情感三把本次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类:

A类:1、探索发现故事中的排列规律。2、尝试根据规律排列图案。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规律排列的美。

B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C类: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获得用知识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

如何达到这些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第一板块——故事导入,理解故事题目。第二板块——讲述绘本观察故事中各种图案,发现图案的排列规律。第三板块——回顾故事,思想升华。第四板块——运用规律设计创作。

第二板块为本次教学的重点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通过讲故事,肢体表演,动手操作,小游戏等活动学习各种排列规律。然后在通过验证,掌握规律,学会找规律的方法。

在课的尾声让学生通过说说自己喜欢的人物和为什么喜欢,让学生体会助人之乐,培养善良、勇敢的意志品质。最后通过给魔女设计礼物来运用规律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应有的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学习数学很快乐。但在整个过程中还存在有很多的问题有待改进和提高。

1、阅读绘本故事时,本是不够投入,以致不能完全把学生带人美妙的故事氛围中去。缺乏对故事环境的渲染,还有一些生硬,没有代入感,没有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美好的想象和人物角色中去。

2、找规律的过程中,不能充分信任学生,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耐心与等待,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总是急于引导或给出答案,对学生思维的锻炼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3、对规律发现的方法指导太少,以致学生的方法不够丰富灵活,在后面应用规律来设计礼物时显示出了学生的思考的局限性。

4、板书图片过小,没有起到串起绘本故事的作用,并影响学生操作的效果。

通过本次研讨,我对数学绘本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大家的研讨下,也给我在今后的绘本教学中指出了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