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五)

(2017-01-08 17:34:39)
标签:

健康

教育

分类: 身心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五)

  青少年常见心理偏差综述

                                                 -------逆反心理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变时期,身高体重剧增,性发育开始。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儿童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孩子,成人感增强。随着生理的变化,学生心理产生独立,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同学之间相互影响增强。心理学上称心理断乳期,即离开父母的保护而取得本人独立自主的时期。思维上发展了批判性,但由于经验的缺乏含有片面性和主观性;行为上出现独特性受暗示性乃到抗拒性,即逆反心理;情绪上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自己;兴趣和愿望上带有随意性、多变性、狂热性,常为了所谓讲义气而庇护同伴,或为同伴打抱不平;感情上具有闭锁性,而对于艰苦的学习活动特别重要的意志品质,则还处在比较软弱的状态。他们有强烈的独立心,自尊心和好胜心。要确立自我,要求具有成人平等的地位和人格,独立决定和处理他们个人的事,并在各种场合表现自我。但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对父母的管教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不满。对当别人的面揭他们的短相当反感,以至顶牛,明知自己错了,也不承认。他们常常对周围的人持一种怀疑态度,尤其对有关自己的一些褒贬议论非常敏感,往往错误地认为老师的批评教育是有意找麻烦整他,家长的苦口婆心是嫌弃他,同学的帮助是瞧不起他,因此产主一 种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他们为了证实自己不在是小孩,力图通过优异成绩在大人面前表现自己,树立自己的威信。实际上, 他们还没有成熟,还处在半成熟,半幼稚阶段。他们自觉知识经验日增,兴趣也日益广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个人活动的欲望也就虽之增强,特别是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治安,纪律所不允许的那些个人活动欲望,容易使他们的心理上产生冲突和矛盾。也就产生不让他干什么他偏干什么的逆反行为。

  应对: 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只有当教师尊重学生时,学生才会尊重自己,珍惜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关心自己的荣辱,体验到做人的尊严感。教师只有真心诚意地与学生沟通,和他们建立平等关系,放下老师的架子,蹲下来和他们说话,把微笑带给学生,努力营造平等,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即使是批评,也注意不当其他学生的面,以说服为主,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觉得老师的确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为了他们好。这样学生才会信任老师,愿意向老师倾吐内心的思虑、惶恐、苦闷,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而不是对着老师干

 

  其次,老师应该具有爱心和耐心,从内心深处关心学生,爱学生。从情感上感化他们,消除其戒心。这类学生往往对教师有一种戒心 因此,对他们要以诚相待、心心相印,以情育情,以情动人。使得学生在心理上趋向教师,信赖教师,缩短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引起情感共鸣。使他们感到老师真诚的关怀。从内心接受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