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个演员”
《青红》之后的一部《春风沉醉的夜晚》让秦昊二赴戛纳。出道十年,这是他第三部电影。他成了圈内人尽皆知的“一年一部戏”的代名词。“我一年一部戏,有人不解,我会反思。我只是一个演员,我干吗要把自己弄得像导演一样呢?我接角色,不像导演那样要我有社会责任感,要我去表现什么。举个例子,前年戛纳电影节,一个拿终身成就奖的法国老演员,上台讲的话就是:‘我只是一个演员,你们却给我这么大的荣誉,我谢谢你们!’”
别人在电影节的红毯上风光,秦昊的戛纳之旅更像是去了一个更大的校园,国际大腕让他看到的不是名利,而是感悟和触动。
娄烨曾对王小帅说,秦昊走路的样子非常迷人。或许,秦昊正是以走路的姿态进入了娄烨的视线。2009年与娄烨合作《春风沉醉的夜晚》让秦昊作为演员的步伐迈上了新高度。他在片中饰演了一位内心压抑的男同性恋,为了表现和爱人的情感,秦昊在银幕上表演了正面全裸戏,尺度比大学同学刘烨在《蓝宇》中的表演更要大胆。这次出位被秦昊笑称是自己活到现在遇到的最大挑战。
电影里的人生拧巴纠结,电影之外的秦昊对自己的真实生活却有着清醒的认识。“我现在在北京生活,没车。我天天去市场买菜,我经常抱怨的就是菜又涨价了、发水了,或者是税收又提了,什么民生政策我都挺关心的,因为我就是生活中的一分子。”
“拍完戏回到家,我就该落地了,该去买菜砍价了。这种经历现在对我来说很宝贵,为什么有些演员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不能再提升了,因为他没生活了,他已经把自己架空了。我觉得,每个演员可能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有时候可能为现实所迫,我只不过还在尽量坚持。”
“尽量坚持”,这或者也是他总能接到文艺片的原因。像电影里那个慢慢点烟悠悠地吐出烟圈的姜城,秦昊的脸部线条总能隐隐带出几丝颓废,笑起来又像个有邪气的好孩子。
他似乎很介意文艺片这3个字的定位,可能是不愿被固化吧,他会很认真地向你解释:“我不是坚持要走文艺片路线,我就是认命,我觉得这是顺其自然的。我从没有刻意区分过商业片和艺术片,电影只有好和不好之分。而至于是否获得票房或者获奖、走哪个路线,是制片人的事。我作为演员,只需要把人物演好就可以了。”
http://s13/middle/adf8e8fcx7aac13766cbc&690
“该走的好多弯路这十年都走了”
青涩挣扎的十年转瞬即逝。3次戛纳归来,演员秦昊的第一个十年完整落幕。签约知名经纪人王京花,接新戏《金陵十三钗》《初到东京》《大漠谣》《迷》,秦昊逐渐开始在大环境里“同流”,但他说自己不要“合污”:“就是不要到最后回不来了。”
“回不来了”,他是怕丢了自己除去演员身份之外的生活。
2011年,秦昊主演了由蒋钦民执导的情感励志电影《初到东京》。他在其中主演了一位东渡日本求学的围棋
少年吉流,又一个文艺青年式的人物。电影呈现了吉流在日本求学期间遭遇的迷失,以及彷徨的年轻人在欲望都市感受到的温情与希望。
秦昊精准诠释了一位围棋天才的奋斗心路,他说每塑造一个角色都要找自己跟角色相像的地方。“我认为我和吉流相似的地方是内敛吧。在感情上比较含蓄,不是那种外露型的。还有就是比较纯粹。”
和国内知名经纪人王京花签约后,纯粹的秦昊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王京花在签约时跟秦昊说:“只要你坚持我就陪你坚持,你挺得住我就陪你挺。真的,你哪天挺不住了,你说,花姐,我想赚钱我想买房我想买车,你跟我说,咱们再走。”
“她说完这话,我就决定要签了。前两天有个电视剧,把剧本给我看了,问我想拍吗,我说不想拍,她说行,就没下文了。有导演给我的片酬比小帅导演多很多,但在我眼里,那还不值得我这个阶段去捞。”
“不值得”简单3
个字,说明一切。秦昊口中的认命更多的是听从自己内心的意愿,而不被欲望烦扰。他在自己确定的轨道上不紧不慢地闪烁着光亮,看过秦昊来回疾走手拿着烟滔滔阐述电影的样子,便立刻能感受到他那仍很强烈的心气,一如当年。
顺其自然的,是命数。他知道,自己只需做好演员,如常生活。他说:“我一点都不后悔,该走的好多弯路这十年都走了,早经历过了,后面会平坦些。”
http://s5/middle/adf8e8fcxcab8c9b4fbd4&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