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菜 图/Getty
张爱玲在《谈吃与画饼充饥》里说:“(西方)要肉嫩,唯一的办法是烹调得不大熟—生肉是柔软的……而许生不许熟,往往在盘中一刀下去就流出血水来,使我们觉得他们茹毛饮血。”这也是牛排留给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很多人惧怕吃半生不熟的肉,所以更偏好七成熟甚至全熟的牛排肉。
http://s12/middle/adf8e8fcxc885f3af2afb&690
煎牛排仿佛是件简单的事情,但其实大家都知道,能做出一块熟度适宜、口感上佳的牛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去那些技术因素,有一块好牛肉是关键。而对于一块品质上佳的新鲜牛排肉来说,无需复杂的烹饪和调味,保持鲜牛肉本身的鲜美和多汁,就是对这块牛排最大的尊重。
前段时间得到了两大块澳洲牛肉,一块是“下后腰肌翼板肉”(Flap Meat),一块是“嫩肩肉”(Oyster
Blade)。嫩肩肉又叫牡蛎肉,是牛肩胛骨后的一块肉,因为形似牡蛎肉而得名,因此部位平时少有活动,故肉质细嫩,又因密布脂肪呈现细密的大理石纹路,所以口感油润,适宜煎、炒、烤。
这是一块冰冻的澳洲牛肉,可冷冻保存6个月,烹饪之前要提前放置在冷藏柜中自然解冻。澳洲牛肉的外包装上均会注明这块牛肉的所有信息,密封塑料包装袋外分别有中英文的标签。
澳洲牛肉分为草饲牛肉(Grass-fed beef)和谷饲牛肉(Grain-fed
beef)两大类。大多数澳洲肉牛是采用天然放牧方式饲养的。由于澳洲地域广阔、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澳洲草饲牛群便是在水草丰美的大草原上牧养的。草饲牛肉无论从安全性和健康角度来说都更好,但因为肉质精瘦口感不如谷饲牛肉油润。
http://s9/middle/adf8e8fcxc885fa631ad8&690
澳洲的谷饲牛肉是当草饲牛只达到某种重量或年纪时,再将牛集中并以高营养谷料喂养至少100天以上而产出的肉品。为了确保肉牛摄取均衡的营养,谷物饲料含有大麦、小麦、燕麦、高梁、玉米5种原料。所以澳洲谷饲牛肉的脂肪含量较高,脂肪均匀分布于肌肉组织里,称为“大理石纹”或“油花”(Mar
bling)。谷饲牛只的重量、脂肪含量及牛肉的质量经过稳定程序的饲养后均相当一致。
目前市面上的澳洲谷饲牛肉都是根据牛只喂食谷物的天数和牛种来分类的,分别有谷饲100天、200天、300天、450天、澳洲黑牛及澳洲和牛等等。在澳洲牛肉的包装上均会注明是草饲牛肉还是谷饲牛肉,方便大家选择。
http://s12/middle/adf8e8fcxc886019a918b&690
我曾经在日本的三重县吃到过顶级的松阪牛肉,口感细嫩鲜美得让人惊叹,但在中国市场上,所谓的“和牛”其实品质较为混乱。首先,大家要知道,所谓“和牛”是对日本本土饲养的食用肉牛的总称,松阪牛、神户牛、近江牛并称为“日本三大和牛”。日本为了保证其和牛的纯种性是禁止出口活牛的,只允许出口和牛精液。由于日本属于疫区,所以中国禁止进口日本牛肉,因此中国市场上的“和牛”都是澳洲和牛,如果非要说是日本的,那只能是走私得来的。
澳洲和牛是用澳洲安格斯牛和日本和牛培育出的胚胎在日本培育出小牛以后再送到澳洲生长并不断繁育,达到某种重量或年纪时再将牛只集中,并以高营养谷料喂养至少100天以上而得到的品种。
http://s2/middle/adf8e8fcxc88604e7a671&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