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重提说掸尘
掸尘即全面的大扫除,是罗江人年俗中素有的传统年俗之一。因“尘”与“陈”谐音,迎春掸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故又叫“掸陈”。其寓意是要把一年来的灰尘连同“穷气”、“浊气”、“晦气”全部扫除干净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年底掸尘的风俗。起源于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中国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民间传说,祭灶之后,百神升天,人间只有一些小神看顾秩序。于是人们相信,在这时搬移物件、打扫房屋都百无禁忌,不用害怕冲撞家中神明。清蔡云《吴歈》诗:“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又引《岁时琐事》:“十二月二十四日扫舍宇,凡有所为,不择宪书,多嫁娶,谓之乱丝日。”又《月令精钞》:“二十四日为无忌日。”罗江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帐子,洒扫庭院,掸扫尘垢、蛛网,疏浚明沟、阴沟、翻缸防蚊、平壑修路……干干净净地迎新春,大家小户准备过年。这一风俗,反映了罗江民众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此习俗,是向人们传递着过年的信息与迎新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