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上课、备课、批作业之外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怎样抓好学生作业?怎样抓班级纪律?怎样高效复习?怎样巧妙激励学生?管建刚老师结合自己的一线带班经验,以教育叙事的形式记录了教学生涯的一点一滴,记录了自己与学生的每一个或大或小的故事,记录了自己在带班实践中灵光乍现的思想火花。这本包含了许多一线带班老师宝贵经验的书告诉我们,为什么老师总是在忙忙碌碌,老师在上课、备课与批作业之余在忙什么。也在一个个事件中向我们呈现了抓成绩、抓纪律、抓复习、巧激励等方面的教育智慧。
一、抓作业
作为一线教师,不管在教学中需要完成多少繁芜的任务,学生永远是我们需要放在首位的。而其中,成绩是一个重要项。要抓好考试成绩,关键在于抓好日常作业。抓好学生的日常作业需要我们严格地落实作业日清,可以制作作业日查日清本,安排负责的课代表和小组长,监督每一个学生及时写作业、及时交作业、及时改作业。得力的助手能让我们事半功倍,一个小组规模可以小一点,这样组长能更有针对性地对组员进行负责。
如果遇到作业拖拉学生,可以单独与之订立作业合同,拖拉未交一次,做一次补一次,以此类推。平时注意树立作业榜样,鼓励学生“走明天的路”,该做的逃不了,昨天多做今天做的就少了。
二、抓纪律
根据“二八法则”,一线教师80%的烦乱,来自于20%的学生。作业里有“拖拉大王”,纪律上也有“班级唢呐”,要有效管理班级,需要重点抓这“20%”的学生。首先要摆正心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若想从单调乏味中做出乐趣,就应当走上教育研究的幸福之路。当你记录下一个个活生生的个案时,你会发现,那些令人头疼的学生,带给你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其次需要严格管理,而且应该将严格管理落实到学习生活的各项常规中。预备铃响后,整个教室应该处于半安静状态,另一半的声音留给准备学习用品和互相提醒;交作业的时候需要高效、安静;课间操或吃饭排队要安静、迅速、整齐。
三、巧激励
一个小优点,一表扬,可能催化为一个大优点。要尽可能多地、真诚地表扬学生,尤其是当众表扬,激励学生。但要注意奖励需要把大招往后留,不容易使学生的期待落空。激励手段要有一个全程的统筹安排,从小到大循序进阶。
五、勤反思
这本书以自己的独特经验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真理:做一个用心的教育叙事者,坚持每天把教学中发生的事记录下来,这是一件能让老师快速成长的事。管老师独到新颖、温暖有情的教育想法源于他的智慧,更源于他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以及他对种种相处的复盘反思中。我们的学生,永远是我们探索教育方法最好的明灯。让我们像管老师一样,做一个用心的教育叙事者,在每日的教育记录中反思,在每日的教育复盘中抓住碰撞的火花,让自己在教育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