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小蕊的第二篇文章。
又是一个寻常的午后,班里的小胖小斌皱着眉,扶着背,慢吞吞地走进了办公室。“陈老师,我要反应一个情况?”“嗯,小斌,怎么了,有什么要和我说?”“陈老师,刚才下课,我和小皓在自己的位置上玩,小蕊毫无征兆地突然朝着我的背狠狠地重锤了一下,我缓了一节课还没缓过来,觉得刺啦啦得疼。”小斌一脸委屈地说道。“啊?”“而且,陈老师,我听你的话,没有还手,也没有骂她,引起冲突。我先走开了,但是小蕊还不依不饶,追上来指着我恶狠狠地警告我‘你敢打我一下试试’,可是陈老师,我都没有碰她。”小斌一脸委屈地说。简单了解完小斌所说的来龙去脉,我先请小豪陪他去厕所检查了一下背部的情况,距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几小时,小斌的背还是能清晰地看出红印子,足见小蕊用力之重。和前两次一样,在小蕊一边的了解过程并不简单,面对我的询问,小蕊只是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水汪汪的,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也并不说话,有的只是沉默。只能陪着她一刻钟一刻钟的沉默下去,虽然有点可惜时间的白白虚度,但我还是想听小蕊自己说说这么做的理由。“故意的。”不知过去了几刻钟,小蕊终于开口了。“为什么要故意打他?”“我只是想阻止他们俩打闹。”“那为什么在你“阻止”后,在小斌还没有任何反应的时候,你还要气势汹汹地警告他不要碰你呢?这是不是意味着你知道自己下手过重了,也知道你的做法会伤害到同学,但你还是做了?并且你不觉得自己做错了?”许是我的问题有些尖锐,小蕊又不说话了。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小蕊已经接二连三地出现了攻击性言行,且具有突发性、攻击性强等特点。于是,我再一次打通了小蕊爸爸的电话。小蕊爸爸对我的来电欣然接受,并提出了让我严格按章处理小蕊的要求。在我问出:“小蕊爸爸,言行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如果在学校里多次出现此类情况,家中不会无迹可寻,能和我聊聊吗?”在短暂的思考过后,小蕊爸爸断断续续地说:“家中没有特别明显,只是孩子多少有点没大没小,可能有的时候比较嚣张,但毕竟在家里还有我们家长,家中不是她作威作福的地方,也没出多大事。”听了家长的话,我心中的不安更大了,尤其小蕊正值青春初期,目前问题已经显现,如何引导至关重要,绝不能放任不管,觉得都是小事。孩子的成长无小事,我们无需刻意放大情绪看待孩子问题,也不能出了问题轻轻放下。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陪伴、观察、发现问题、学习解决,如果必要寻求专业帮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