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这些有着无比坚定信念的中国青年,在最好的年纪,用满腔热血,为了救国救民的坚定信念,慷慨赴死,从容就义,在“最坏”的年代,高扬“有为”之帆。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对青年提出期待,“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与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走过百年,如今的中国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青年人正逢其时,风华正茂,理应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担起肩上的责任,不负韶华,做一个“有为”之人。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想,我的“可为”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中,我的“有为”则在教育的点滴中慢慢积累。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大先生”之“大”不仅是学识之大,更是德行之大,格局之大,胸怀之大。教师既要在专业领域内有所长,又要以自身品行带动学生,只有二者兼备,方能被称为“大先生”。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境界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虽然我只是教育事业中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老师,做些再平凡不过的事儿,但我始终相信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细心做好每一件小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有为”的背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与积累,这份坚定的努力终有一天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倘若每一个中国青年都能以梦为马,做有为之人,那么即使是微弱的萤火,也能凝聚成最灿烂的星光。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为,则国家有为。让我们立可为之志,做有为青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