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拒绝也没关系——读《父母效能训练》有感

(2022-03-31 19:48:20)
标签:

杂谈

本月,我们的共读书目是《父母效能训练》,虽然我还没有为人父母,但我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和成为一个好母亲的道路是殊途同归的,都需要科学的方法指导我们的行动。

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倘若对孩子提出的需求,身为大人的我们无法正确解读,及时沟通,很多时候问题都无法解决。其中一问“孩子有情绪,如何听,孩子才会说”让我想起了前两天看到的一个视频——“被拒绝也没关系”。

视频里,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想要商场门口发的免费气球,但缺少了上前开口的勇气,于是在回家的路上,妈妈一直耐心地陪孩子演练。演练了很多遍后,妈妈突发奇想看看孩子被拒绝了会是怎样的反应。猛然间遭到拒绝,小女孩假装坚强,极力地想说出那句“没关系”,可孩子支吾了半天:“没,没……”也没能将那三个字完整地说出口。“你说什么?”妈妈追问道。孩子眼神游离,嘴硬道:“不知道!”于是,妈妈耐心地引导到:“咱们可以和阿姨说没关系,我们下次再来。”这次,孩子斩钉截铁地说:“不!”随后,眼含泪花,伤心地抱住妈妈的大腿,躲在了妈妈身后,哽咽地喊了句:“妈妈……”此时,妈妈继续轻声细语地和孩子讲道理:“宝宝,我们在和别人提出需求的时候,别人有可能答应,也有可能拒绝,这都很正常,知道吗?如果答应了,我们就说谢谢,如果没有答应呢,我们就说没关系啊。没关系啊,下次我们再尝试呗,对不对。”于是,妈妈和孩子鼓起勇气,决定再演练一遍,当孩子第二次被拒绝时,孩子蜷缩着身子,把头埋得低低的,瞬间把自己藏起来了,没有说话。这一次,妈妈先是肯定了孩子的感受:“还是很伤心是不是?过来,妈妈抱抱。”妈妈把小女孩抱在怀里,拍了拍她的背,安抚了情绪后,又再一次说道:“被拒绝了也没关系啊,可以说没关系吗?这样吧,妈妈给你一颗勇气糖,吃完了你就有了勇气,下一次别人再拒绝你的时候,我们勇敢地和她说没关系好吗?”视频的最后,小女孩吃完了糖,大声地说出了被拒绝,也没关系。

关于这个视频的评论,大家褒贬不一,评论也是两极分化的,有的觉得妈妈可真好,太治愈了,很懂得引导。有的会觉得很心疼孩子,不认同这种演练的方式。对于提前演练这个方法,有人认为“我们的生活会遇到一百万种可能,怎么可能都提前演练好。” 但其实这个方法本身适用的地方也挺多的。例如在学校里有小朋友欺负她,我们告诉孩子要大声跟对方说“住手!你不可以这样!”如果家长只是这样告诉她,她可能下次还是不敢说,这种就可以先在家练习,家长假装淘气的小朋友去骚扰她,那让她练习大声有气势地说“不”,这不失是个好办法。

还有的评论认为:应该先理解孩子的伤心,不要以练习到她认为“没关系”为目的。这个观点我更赞同,推己及人,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26岁的小姑娘了,可猛然间遭到他人的直接拒绝,可能为了面子上好看,我也能在第一时间说出“那好吧,被拒绝也没关系”,可我确定即使过了很久很久,一想这件事,我还是会觉得很伤心。即使是演练,可四五岁的孩子无法清楚的区分现实和假设,我相信她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伤心,此时我认为妈妈的第二次做法更好,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再循序渐进的引导。

总之,当孩子有情绪时,先倾听,先共情她的情绪。等没有情绪了,再用好的方法传递各种价值观,但不要急于求成让他必须马上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