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循良辈——刘启元

(2022-10-15 17:30:14)
标签:

杂谈

刘启元,字乾初,号春寰。明山东东昌府高唐州武城县城河西刘家街(今河北省故城县建国镇建国村)人,交趾参政刘昱的六世孙,生于明世宗嘉靖六年十二月初四。刘启元自幼丧父,同慈母商氏相依为命。幼年聪慧,受慈母商氏教诲,喜爱读书,肯下苦功。少年入武城县学,为武城县廪膳生。嘉靖三十一年,刘启元二十五岁参加山东济南壬子科乡试,中第二十七名举人。隆庆二年,四十一岁的刘启元,以国子生参加京城礼部戊辰科会试,殿试金榜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初授文林郎河南归德府鹿邑县知县。隆庆三年,母亲商氏病逝,刘启元离职丁忧。明万历元年,始任河南怀庆府济源县知县。刘启元居官清廉谨慎,识大体,顾大局。以慈爱 惠养为先。刘启元在河南济源县的操行和政绩得到张居正的称赞,得到朝廷的褒奖。张居正称赞他“貌庄岸然,有异音,尔不群,真古循良辈也!”
刘启元入仕为官正是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 任内阁首辅时期。张居正当政期间,推行考成法,整肃吏治;推行一条鞭法,改革内政;重用大将戚继光、李成梁、凌云翼、殷正茂,稳定边疆;通过外交途径与北方蒙古民族改善关系,化干戈为玉帛。通过市场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辅佐明神宗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达十年,史称“张居正改革”。财政上,通过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在戚继光和凌云翼主持下,稳定了北方边疆和西南边疆;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刘启元在河南怀庆府济源县任知县期间,深刻理解张居正的改革意图,在吏治和财政两个方面,通过“考成法”和“一条鞭法”全面实行张居正改革,收到良好的效果。万历四年,刘启元离任河南济源县,升任户部主事,监督“一条鞭法”的实施。万历八年,升任户部员外郎、郎中。从万历四年到万历八年这四年中,是张居正“一条鞭法”实施的关键时段。在这个关键时段,刘启元和张居正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清丈田亩,总括赋税役皆以银缴的改革,顺利的在户部指导下,在全国铺开。刘启元起着重要的作用。
万历九年,刘启元外放河南,任河南卫辉府知府。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被明神宗朱翊钧抄家治罪。刘启元离京外任,躲过一劫。万历十一年,离任卫辉返京。面对京城的政治形势,刘启元审时度势,以年近花甲之名,遂具本上奏,告老还乡。明神宗不允许。刘启元再奏,明神宗不得已,准许刘启元告老还乡。离京前,进士周镐赠刘启元七言古诗一首《送春寰刘君侯旋里》:
       卫邦大夫才且贤,风姿敏达谋涌泉。
       英声煟煌列郡先,九重恩赉政猷宣。
       夙夜劳瘁庶务填,挥汗判闻宁迍邅。
       翻然乞疏奏日边,愿辞尧陛耕舜田。
       仕途自古多变迁,惟公脱洒云汉骞。
       上不求和窥方圆,下不依势附攀联。
       披襟陟巘伏清渊,箩月苔径任周旋。
       醉卧松荫称通天,遥看云浦俨若仙。
       兰甤芬郁映霞鲜,椿龄翔干凌苍烟。
       智虑两忘忧患捐,葆贞翊性永天年。
刘启元荣归故里后,定居武城县城运河西岸河西街南的刘家街,即今天的河北省故城县建国镇建国村。明神宗万历十四年,在河西刘家街家中病逝,终年六十岁。清雍正三年,题准入邑忠义孝悌祠,受百姓奉祀。
在武城县原城里南街,曾为刘启元建有三座牌坊:“鹗荐坊”、“玉殿传胪坊”、“世恩坊”。“世恩坊”是为刘启元父子二人所建,故赐名“世恩”,意为世世代代沐受皇恩。刘启元墓地在河西刘家街(今故城县建国镇建国村)村西祖茔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