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决狱如流——傅希说

(2022-09-02 08:15:41)
标签:

杂谈

傅希说,字商佐,明山东东昌府高唐州武城县傅家庄(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镇傅庄村)人。祖籍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明成祖永乐年间,其曾祖父傅景祥奉郡府之命,携全家迁往京师真定府枣强县集结,由枣强县分派各地入籍。走到高唐州武城县居贤里崔圯村,没有继续西行。由于崔圯村无主地很少,养活傅景祥一家人很难,因此,傅景祥继续带领全家过运河西行,走到武城县西李里的一个村庄,这里人烟稀少,无主地很多。傅景祥便以这些无主地为依托,把全家安顿在村里。遂改村名为“傅家庄”,入籍武城县。傅景祥勤劳朴实,勤俭持家,忠厚诚实,与人为善。带领傅家子弟辛勤劳作,到明英宗天顺年间,在傅家庄已是殷实之家。同时,在家庭温饱问题解决的前提下,傅景祥把最大的精力放在子孙的教育上,希望傅家能走向振兴。其祖父傅石岗怀着同样的梦想,寄希望于后代。在给自己三个儿子的起名上得到佐证。长子名“泰”,次子名“奉”,三子名“春”,“泰”寓意平安,“奉”寓意高贵,“春”寓意更新,超越,更进一步。父亲傅春更是继承了祖父、父亲的想法,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严格要求,聘请私塾先生进行启蒙教育。长子傅希说聪颖好学,逐渐崭露头角。进入入学之年,与王行杖梁氏兄弟梁谨、梁谦,高行杖的高弼一起进入弦歌书院深造,在书院先生的教导下,傅希说、高弼、梁谨、梁谦的成绩名列前茅,成为武城诸生。明英宗天顺三年,参加山东济南乡试,傅希说、梁谨同时中己卯科举人。明宪宗成化二年,傅希说、高弼一起进京参加礼部会试,二人同时第丙戌科进士。
傅希说进士及第后,初授户部主事,具体负责户籍、财政等具体事务。因政绩突出,不久擢升广西按察司使,成为封疆大吏。广西地处南疆边陲,各少数民族居住犬牙交错,经济落后,民族矛盾众多。傅希说到任后,一方面了解边疆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摸清引发民族矛盾的焦点。另一方面,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实施不同安抚措施。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融合,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从景帝景泰元年,居住在四川高、珙、筠、戎四县的少数民族掌蛮起兵反叛,射杀进山征粮的公差。尔后攻占郡县,屠戳普通百姓。整个景泰年间,都掌蛮没有停止过骚乱。到明宪宗成化元年三月,四川再次发生少数民族山都掌蛮大规模叛乱。在对少数民族都掌蛮是抚还是剿的问题上,朝廷官员发生分歧,以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周洪谟为代表的一方,坚持招抚政策,化解民族矛盾。而以国子监黄明善为代表的大多数官员,主张对都掌蛮实行围剿战略。对都掌蛮实施围剿得到明宪宗的首肯,围剿已成定局。兵部诏都督芮成征讨,同时又把设置土官的事宜一并交由芮成处理。芮成来到舒州,先向都掌蛮宣布朝廷招抚授官之意。都掌蛮大悦,酋长亲带二百余名寨主到舒州府拜见芮成。然而,主剿派御使汪浩由成都赶往舒州后,时态急转直下,汪浩乘机杀掉都掌蛮酋长、寨主二百七十余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明朝廷不得不于成化三年夏,诏襄城伯李瑾为征夷将军,充总兵官。兵部尚书程信提携军务,太监刘恒监军,讨山都掌蛮。明神宗万历元年三月,四川总兵刘显率十四万大军进剿山都掌蛮,到九月,尽剿都掌蛮。从此,少数民族都掌蛮便再不见于史料记载,显然,作为一个民族,都掌蛮已经在无休止的战争与围剿中慢慢消失。
傅希说在对待少数民族都掌蛮的态度上是坚定的招抚派,和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周洪谟的观点是一致的。他在广西履职期间,深入基层,了解各民族的疾苦,充分体验少数民族聚集区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关系,能够脱离狭隘的民族主义,认识到少数民族聚集区各民族之间矛盾关系的特殊性。这些,是傅希说坚持对都掌蛮实行招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依据。虽然在朝廷中围剿派占据了主动,但从历史的长河去分析,围剿都掌蛮的战略与中华民族的统一和振兴是相悖的。在这种背景下,背离了朝廷的方针,只能被贬。于是,傅希说被贬处州知府。
傅希说来到浙西处州,这里山多地少,地瘠人贫。较之他郡,穰岁不及其平年,富家不及其中户,故俗务俭崇朴。傅希说知处州府,政尚宽和。有百姓诉讼者,朝入对理,暮放归。决狱如流,囹圄空虚。民心悦服,吏不敢欺。终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归葬故里武城县傅家庄。在武城县城为傅希说立有“综宪坊”牌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