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史中人
史中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30
  • 关注人气: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政“无倦”——周洪

(2022-08-10 08:51:15)
标签:

杂谈

周洪,字宽夫,明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高唐州武城县孟古庄(今河北省故城县郑口镇孟古庄村)人。周洪祖籍山东青州府益都县,明成祖永乐六年,其祖父周士原奉郡府之命,携全家迁民北京真定府枣强县,再由枣强县派往各地入籍。周士原带领全家徒至山东恩县芦庄村西洼地,俗称“红花地(因盐碱地宜生长红荆,其花为粉红色故称之)”,这是一片无主盐碱地。周士原以此地为依托,便居住下来,取名“周家湾”。周家虽然有了地,但土地贫瘠,实难养活一家人。而孟古庄则是“黄花地(因较肥沃的土地宜生长苦菜,其花为黄色)”,周士原和早已迁居这里的刘氏家族商议,能否迁之孟古庄,救活周氏一家?刘氏家族同意了周士原的建议,遂迁居孟古庄,和刘氏家族和睦相处,共同守望这片美好家园。周家遂入籍武城县。在周士原带领全家辛勤耕耘、勤俭持家的努力下,到周洪时代,周家已成殷实之家。不久,周洪娶武城王玺(王士嘉的次子,明英宗正统二年中丁卯科乡试。初授河南郏县知县,因政绩擢升河南光州知府)的女儿为妻。
周洪自幼聪慧,喜欢读书,为武城县诸生。当时,周洪的岳父王玺任河南郏县县令,王玺崇拜翰林院编修刘健的为人处事,二人结为莫逆之交。明英宗天顺,刘健正丁忧,赋闲居住在家乡洛阳。王玺想让女婿周洪来河南拜会刘健,学习刘健的为人处世和学问,成为刘健的学生。于是,王玺给女婿周洪捎信,让他尽快来河南。周洪收到信后,立即整理行李,迅速上路。途径河南洛阳,按岳父王玺的安排,去拜见刘健先生。二人见面后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周洪在洛阳住了尽一个月。洛阳诸生拜刘健为师的众多,周洪课上和洛阳诸生一起听刘健老师的教诲,课下和洛阳诸生一起交流,师生共同探讨,进步很快。师生的感情越来越深,不忍分开。刘健服阙,受命返京,才不得不离开。
明宪宗成化七年,周洪中辛卯科乡试。成化十一年,第乙未科进士。初授河南项城县令,周洪治项城,以威惠着声。周洪不畏权贵,上奏朝廷,陈述项城贵戚之劣迹,摧毁影响项城公众形象,被百姓痛恨的贵戚店舍。广泛发动群众在蝗灾之年打好群众性的防蝗、治蝗之仗,使整个项城没有受到蝗灾。由于周洪政绩突出,三年后擢升山西道监察御史。
周洪主政山西,屡次上疏朝廷,陈述时政,切中时弊,都被朝廷采纳。当时,山西出现饥荒之年,周洪建议朝廷由其他地方调集粮食进入山西,救活饥饿民众达数万人。二年后,因陕西和山西交界的黄河上盐业走私严重,朝廷命周洪巡察河东,查访由陕西发往河东山西的食盐。周洪深入黄河两岸,小心缜密,查清盐业走私的事实,并对当事人绳之以法。因此,周洪所到之处,皆有美誉。
周洪为官清廉,嫉恶如仇。因弹劾万贵妃亲信,得罪万贵妃,被贬永宁宣抚司经历。不久,改任河南光山县令,周洪走遍光山县各个角落,了解百姓疾苦,多施惠政,深得百姓拥戴。光山县百姓为周洪立生祠。兹吏部以其政绩,奏明朝廷。朝廷诏周洪,进阶三品,擢四川按察司佥事。由于周洪惠民政策的落实,救活四川黎民百姓达千余人。周洪的德行在蜀地广泛传颂。
昔子张、子路问政孔子,俱以无倦告知。无倦的意思是说,做事情要始终如一,不知疲倦。凡是人持守于始容易,持守于终而又自始至终难。周洪为官几十年,慈善之心、慎密之行,施之行已。今日之所告,亦惟无倦而已。始终无所倦,则他日之所就,将有大焉。这是大学士刘健对周洪的评价。
周洪性格耿直,忤逆万贵妃及宦官权贵,遂致仕还乡。终老乡里。葬于孟古庄村北。在武城县城为周洪修有“青云坊”、“豸史坊”二个牌坊,崇祀乡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