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代经学家瀛洲才子——孙绪

(2022-08-08 09:09:49)
标签:

杂谈

孙绪,字诚甫,号沙溪,祖籍东海,其曾祖孙元季,因避乱迁居直隶河间府景州故城县。元季虽贫,但尚义、重节,与鹿豕村富户沈三翁(户部侍郎沈全的胞弟)过往甚密。沈三翁无子,求孙元季第五子孙五为义子,孙元季应允,孙五遂为沈三翁收养,改姓沈。沈三翁欲赠孙元季田产,孙元季谢绝沈三翁好意,毅然携全家返回东海。其祖父沈五(后改回祖姓)入籍故城鹿豕村,遂为故城人。沈三翁后来生子,但仍待沈五如己出,厚待沈五,为其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沈五生三个儿子沈俊、沈振、沈惠,沈振是孙绪的父亲。孙绪高中后,应告祭于宗庙。但孙绪并非沈氏血脉,根据封建法统,义子之支派必须另立谱系,进士的高贵身份决定,不得与正宗混淆。孙绪支派只得恢复族姓。在朴庄(今故城县里老乡朴庄村)置茔地,迁走孙绪支派。
孙绪的父亲孙振(沈振)自幼聪颖,好读书,于马中锡、李咨同入县学读书。孙振读书不求闻达,富而尚义,乡邻百姓都依赖他。遇到灾荒年,为帮助乡邻百姓度过难关,用火烧掉乡邻百姓的借据。里中父老都称赞他的德行。孙振终身未取功名,以子孙绪贵封吏部主事,赠文选员外郎。
孙绪生于明宪宗成化甲午年八月初二,自幼聪慧过人,警敏异常。四、五岁时还不会说话,但能手写一“贵”字,父亲孙振很惊讶。八岁请师傅入塾启蒙,能赋诗。十七岁以邑庠生入县学读书,“声称卓然”。明孝宗弘治十一年中戊午科乡试第二名,翌年进京会试,与王阳明、唐伯虎同科考试。没有受到江南才子唐伯虎舞弊案的影响,登己未科进士,殿试二甲第一名。王守仁殿试二甲第六名。孙绪初授户部主事。期间,与孙绪、王阳明同年进士的浙江籍钱晖客死通州,家贫无力归葬。当时,孙绪正好在通州有公差,闻讯后出资,把钱晖灵柩送回浙江安葬。孙绪念及钱晖家贫,呼吁同年进士捐助。但钱晖的同乡进士没有一个捐助的。孙绪愤然提笔“潇潇风雨江南路,车马何人特地来。”描写钱晖后事的凄凉,以及江南士子的冷漠。王阳明知道后问孙绪,“你对我们江南士子如此刻薄呢?”孙绪回答不含糊,“不是我刻薄,是你们自己对自己刻薄!”
弘治十四年,蒙古火筛部落之军侵犯大明边疆,朝廷遣将征讨,孙绪为随军参谋,“划策多售”,论功改任吏部稽勋主事。弘治十六年,丁外忧。服阙,官复原职。不久,升吏部文选郎中,主管“文选清吏司”。这是一个对全国文职官员考察、铨叙的拥有实权的职务。孙绪忠于职守,按程序履行公务,不畏权贵,“精察贞固,罔为私夺”,声誉渐著。明武宗即位后,大太监刘瑾得宠,权倾朝堂。一御史仗义弹劾刘瑾,立即被械下狱,朝内缄言。孙绪不畏权贵,上书皇帝替这位御史辨冤,使之免于刑罚。浙江以为姓楮的知府 ,因过失例当黜免,褚知府知孙绪在吏部主政“文选清吏司”,携巨金去私宅谒见孙绪,求其缓颊。孙绪严斥褚知府行贿的卑劣行经,轰出府门。对褚知府以律黜免。
正德五年,刘瑾伏诛。孙绪擢升太仆寺少卿,把母亲苏氏接至京城,已尽孝心。年底大雪,“日晏而养具未备,因婉辞以悦母心。”苏氏高兴的说,“惟愿始终不渝耳!”正德十年,晋太仆寺正卿。太仆寺是主管“马政”的中央机关,战马是古代军事特需,故马政为历代皇帝所重视,全国各地都由贡马限额,孙绪对此极为认真。淮安凤阳诸郡贡马瘦弱,按常规退回调换,但孙绪经实地勘察,此乃淮安荒年粮草短缺所致,下令全部收下,使淮安民众免除尽万缗的负担。解除负担而不破产的养马户达近千余家。
安徽南陵县丞韩思义,插手当地马政营私舞弊,孙绪得知后,“杖庭之而按以法”。韩思义乃权宦张雄(司礼太监)的亲信,于是派寇锦衣来给孙绪说情,希望孙绪在韩思义的问题上网开一面。孙绪不畏权贵,照章行事。张雄恼羞成怒,寻找借口诬陷孙绪,由于御史台彭公从中周旋,孙绪才得以还职。时张雄专权,矫诏将孙绪罢官,归乡闭门思过。明世宗朱厚熜即位,改国号“嘉靖”,为孙绪昭雪官复原职。
孙绪致仕家居,足不及官府,朝夕侍奉母亲苏氏。苏氏逝世后,孙绪筑“汉阴亭”、“剪韭轩”于陂东柳曲,自署“陂东居士”,闭门著书,赏花赋诗,投壶对弈。孙绪热心于公益,县学宫年久失修,残破傾圮,孙绪独力捐资修葺。对于修志亦全力关注,亲自参与润稿,使之更加充实。他还收养贫民的弃儿,使之成人自立。
孙绪才华横溢,文学造诣极深,诗词、歌赋、散文均堪成大家,散文成就尤高。在世时已获“瀛洲才子”的美誉。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沙溪稿》四十卷、《无用闲谈》十二卷、《蒙求族谱》、《大学中庸放言》、《易经奇语》、《陂东新论》、《四书小说》、《语孟毛诗》、《尚书杂义》各若干卷,藏于“家邃庵”。嘉靖丁未年十月十八日卒,享年七十四岁。葬于朴庄(今故城县里老乡朴庄村)祖茔。孙绪由于长期罢官家居,在世时,其著作未能刊印行世。直到清初,故城人贾棠(进士,曾任琼州知府)率其弟子数人将马中锡、孙绪二人遗集,重新校勘整理,编为《马孙二公合集》刊刻行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