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
(2017-08-29 23:39:52)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正如我们在第5章中讨论的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智力相差很小,而性别差异在学业成功方面确实存在。在大部分方面,女性方面超过男性。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最后一年级,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得高分,学习更有激情(Sommers, 2000)。女生很少留级,很少高中辍学,这种偏向女生的性别差异在美国、非洲的青少年中表现尤为明显(Hacker,2002b; Zedd et al., 2002)。女性优势可以延展到成人初显期。年轻女性更可能上大学,并持续到大学毕业(NCES, 2005)。从小学到大学,女性在专业学习中表现出的优势不仅在美国存在,而且在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存在(Arnett, 2002b; Chisholm & Hurrelmann, 1995)。
女生在学校中表现得更好,而男生稍微差一些。这一现象该如何解释呢?一个原因是女生更喜欢学校环境。据报道,女生比男生有更积极的经历,与教师接触更多,而且与老师的关系比男生也好(Sommers, 2000)。根据一份国家(美国)调查,从7年级到12年级,与1/5的女生相比,1/3的男生认为老师们不愿意听他们要说的话(Public Education Network,1997)。另一份调查也显示,女生与老师有更多的联系,更能感觉到老师和领导的关心(Horatio Alger Association,1998)。第二个原因在于校外的因素,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关心和支持,更容易与家庭外的其他成员建立更好关系(Sommers, 2000)。男生们做少量的家庭作业,看更长时间的电视,读较少的书(Hacker,2002b)。
在数学和理学两个领域,男生曾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最近很多事例显示,在这两个领域中,男生与女生的区别已经消失了(Zedd et al., 2002)。到2000年,高中的女生和男生一样要修数学,并且女生的表现也不比男生差(NCES, 2005)。虽然女大学生不大会选择工程机械和物理专业。但在所有偏于男性的专业中,越来越多的女生担任领导地位。这些趋势表明,以往数理专业拒绝女生的性别偏见已减少或消失。
339
一直以来,学术界的性别差异是学者和公众争论的热门话题(Sommers, 2000)。但是关于这个话题,有一点很重要,性别比较是一半人口与另一半人口的比较。同时在每一组内部也有比较。女性一般比男性有更好的学术成就,更多的男性从事数理专业,女性在这方面的人数也在增加。虽然男性女性之间存在基因差异,我们应该避免固定思维模式,因为它会让我们对男性和女性的能力和表现持有偏见的态度。
批判性思维:
一些人在研究为什么青少年中男生几乎在其他任何学术成就方面都不如女生,但更多的人却在研究为什么女生在数学和科学研究方面都逊色于男生。你将会提出怎样的假想来解释为什么从小学开始一直到成年,男生在学术方面总会落后于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