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里的学业成就:个体差异

(2017-08-28 20:38:58)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青少年的学业成就不仅与所处的环境有关,也与自身特点有关。在这一领域,种族和性别是引起学者的关注。我们先研究这两个方面,然后再探讨学生的基本特性,包括天才青少年、有残疾的青少年、学业水平较低的青少年以及辍学青少年几个类别。

种族差异

 

学校教育不是成功的必然条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成功。即使中途辍学,也可能会成功。我认识的一些人,有的14岁就辍学,但依然很成功。

——托尼(Tony),非裔美国青少年(in Figueira-McDonough1998

 

对美国青少年学业表现的调查结果使种族之间的差异变得晦涩。在美国,专业知识掌握最好的是美籍亚洲人,其次是白种人,再次是非洲人和拉丁人(Chen & Stevenson, 1995; Steinberg,1996; Warren,1996)。这种差异在小学存在,在青少年阶段更常见(Fuligni,1994)

如何解释这些差异?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解释源自已经讨论过的种族差异,这些差异和学校中的成就一样重要。例如社会阶层、父母的行为以及朋友的影响。和亚洲人和白种人相比,美国的亚洲人和拉丁人生活在贫困中,而反过来贫困对学业表现也有消极影响(Gillock & Reyes,1999; Gutman & Eccles,1999; NVES,1998)

我们已经注意到父母的期望对青少年教育的作用,种族差异在这里也存在。如前面提到的,几乎所有种族中的多数父母都重视教育(Asakawa & Csikszentmihalyi,1999; Lee & Larson, 2000),在亚洲文化中,重视程度更高,美国的亚裔父母比其他种族的父母对孩子更高的期望(Chen & Stevenson, 1995; Fuligni & Tseng, 1999; Steinberg,1996)。亚裔父母和青少年都相信努力是学习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其他种族更注重能力(Holloway,1998)。其他国家父母更容易接受孩子们学业表现不佳,归因于本身能力不够,亚裔父母坚信只要多花些时间学习就会成功。

种族差异还在于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上。一些研究者称亚洲国家父母为权力主义者,而白人父母被称为有权威者(Steinberg,1996)。如我们在家庭一章节中讨论过的,权威型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有助于孩子成功。将亚洲国家父母称为传统型比权威型更易理解,因为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极其严格,并且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Chao,2001; Chao & Tseng, 2002; Lim & Lim, 2004)。

种族的差异还体现在朋友对待教育的态度。在学业成就方面,亚洲国家的青少年更趋向结交相同专业的朋友,非洲和拉丁青少年最不喜欢,白种人居中(Steinberg,1996)。亚洲国家的青少年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学习,努力学习追赶朋友。在亚洲国家,朋友在学习方面会发挥积极影响,其他国家则相反(Steinberg, 1996; Way, 1998)

种族差异还表现在社会等级、对父母以及朋友的影响等方面。一些学者还认为其他因素也影响青少年学业成就,特别是种族偏见和歧视。他们认为美国亚洲和拉丁青少年成功机会很小,是因为即使他们受到很好的教育,由于偏见,职业前景依然渺茫(Taylor et al., 1994)。有些学者宣称,这些偏见导致很多黑人为争取和白人一样的成功而努力(Fordham & Ogbu, 1986; Ogbu, 2003; Price, 1999)。研究表明,相信他们受到种族歧视的青少年比不相信这一观点的成功的机会小(Taylor et al., 1994; Wood & Clay, 1996)。对一些黑人来说,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期望值从8级开始降低,影响了高中毕业后的发展(Trusty, Harris,& Morag,1999)

斯坦伯格(1996)有一个矛盾性的发现,学业成功的潜在能力促进将来职业成功,在斯坦伯格的研究中,美国非洲、拉丁美洲学生和白人、亚洲学生是一样的,差异在于他们对失败的学业后果的认知能力。非洲和拉丁美洲人一致同意,好成绩对找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也相信即使没有获得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然而白人和亚洲学生,尤其是在美国的亚洲学生更相信学业不成功会带来消极的后果。因此,和在美国的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青少年受制于学业成功的消极性相比,这个研究指出,非洲和拉丁美洲人青少年努力奋斗的动机更小。因为他们是很乐观的人,即使没有很优异的学业,将来也有成功的机会。菲盖拉·麦克唐纳(Figueira-Mcdonough, 1998)在对美国非洲和拉丁美洲城镇青少年的调查中,也有类似的发现。

难道对美国非洲人的歧视会导致他们尽管成绩很好也不能在工作中获益?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这样的。最近数据显示,在美国获得4年大学学历的亚洲女性比同等学历的白人工作机会多20%(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5)。有大学学历的黑人男性比同等学历的白人男性工作机会少一些,但仍比白人高中毕业生的工作机会多35%(NCES,2005)

338

对一些几代移居到美国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与在美国定居的长久有很大关系。青少年家庭在美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在学校的表现就越好。因为在家他们可以讲英语,对美国学校的规则更为熟悉,父母和学校的老师、其他人事有更融洽的关系等。

然而研究表现出相反的结果。美国的亚洲和拉丁家庭在美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越差(Fuligni, 1997; Kao & Tienda, 1995; Steinberg,1996)。最主要原因是在美国居住时间越长,青少年就越美国化,也就是说青少年会更社会化。去约会,做兼职,而且兼职做得比学业好。例如,在一份最近的研究中,第一代移民中的中国人在学校中努力学习,并欣赏严厉的老师,然而第二代中国移民,也就是在美国出生的,更赞赏那些倾向于娱乐性的老师,不想努力学习。成为美国人意味着更容易接受美国文化价值观,也就是在青少年学业成功前安排好时间(Steinberg,1996)

尽管如此,每个种群都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不是所有在美国定居的亚洲人学习都很好,很多非洲人和拉美的学生也很优秀。我们谈到的家长的参与在孩子的成功中起重要作用。高的期望值、充分的参与等这些在每个种群之间也有差异(Steinberg,199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性别差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