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发展变化
(2017-05-17 10:15:42)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当我更小的时候,我和朋友们就只知道玩,现在我们探讨一些问题,感觉很愉快。现在你必须很开放并且可以交谈。”
——一个15岁的男孩(Youniss & Smollar, 1985, p.105)
与童年晚期的友谊相比,青春期友谊的一个最重要的可区别的特征就是亲密感。亲密感(intimacy)是两个人分享个人的知识、想法、感受的程度。青春期的朋友之间会探讨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表露他们的内心的希望与恐惧,并且互相帮助理解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同辈是怎样的,这些与较小的儿童相比是一种更深的程度。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 1953)是第一个发展青春期朋友间的亲密感的重要性观点的理论家。在他看来,在青春期之前和青春期早期,与朋友亲密感的需要在加强。他还指出,在10岁左右的时候,大部分儿童会“与一位特别的同性发展一种特别的友谊,后来他会变为一个好友或密友”(Sullivan, 1953, p.254, emphasis in original)。这个年龄的儿童变得有足够的认知,他们会有同理心并且进行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是他们在童年早期所没有的,并且这种新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的把好友当作一个个体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玩伴。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向青春期过度时,与好友的关系在许多方面加深并发展。当与好友分享自己的想法时,好友能使深的交谈有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之间的相互依恋关系促使他们了解其他人的观点。并且,好友会对他的优点和失误给予诚实的评价。这样也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因为青少年对他们自己的能力和人格也有了更诚实和准确的自我评价。
更小的儿童相比,青少年认为对于友谊来讲信任与忠诚更加重要(Berndt & Perry, 1990; Hartup & Overhauser, 1991)。青少年描述他们的朋友是不会在背后说闲话或者和其他人讲他们一些不好的事情,这与亲密感有关。如果你准备向某人敞开心扉并告诉他一些你不会告诉任何人的秘密,你想要十分的确信他不会利用你的开放来伤害你。事实上,当青少年解释一段亲密友谊终止的原因时,他们最经常提及的是一些使他们之间的信任破裂的原因——没有保守秘密,没有遵守承诺,撒谎,或者称为情敌(Youniss & Smollar, 1985)。
让我们详细的看一下两项关于青春期朋友间亲密感发展的研究。一项研究着眼于童年晚期和青春期早期之间差别,另一项关注青春期晚期和成人初显期之间差别。在第一项研究中(Diaz & Berndt, 1982),一对4年级的朋友(童年晚期)和一对8年级的朋友(青春期早期),我们一方提供朋友的背景信息(生日,电话号码等等),喜好(喜欢的运动,科目等等),以及想法和感受(他会担心什么,为什么而疯狂,等等)。童年晚期好朋友们能像青春期早期的好朋友一样了解对方的背景信息,但在喜好,想法与感受方面就不如他们了解得多。
P243
“想要交到一个朋友,请先闭上一只眼睛。想要维持这段友谊,请再闭上另一只眼睛。”
——犹太谚语
在另一项研究中(Fischer, 1981),对比了青春期晚期的高中生和处于成人初显期的大学生在描述与他们最亲近的人(不包括家庭成员)关系方面的不同。他们的描述被归为以下四种类型中的一个:友好型(聚焦在分享活动),亲密型(聚焦在情感上,情感的依恋、交流),混合型(友好型和温和型的综合),疏远型(既不是友好型也不是亲密型)。结果大学生与高中生相比拥有亲密型和混合型友谊的要更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