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
(2017-04-07 10:14:58)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大量的研究证实: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会影响青少年的发展。图7.2显示了研究结果。大体而言: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最令人满意,至少用美国标准判断是这样,在权威型父母教养下成长的青少年倾向于表现为独立、自信、有创造力并善于社交(Baumrind, 1991a,1991b; Collin & Larsen,2004; Steinberg el.,1994; Steinberg,2000)。他们在学校里表现良好并能很好地与同伴和成人相处(Spera,2005; Steinberg,1996,2000)。权威型父母帮助青少年发展诸如乐观、自律之类的特质,在整体上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Jackson el,2005; Purdie, Carroll,&Roche,2004)。
尽管各不相同,专制型、溺爱型和纵容型父母都对青少年发展表现出消极后,(Baumrind,1991a,1991b;Goldstein,Davis-Kean,&Eccles,2005;Lambornel.,1991; Steinberg el.,1994; Steinberg, 1996,2000)。专制型父母教育出来的青少年倾向于依恋、被动和循规蹈矩,这些青少年与其他青少年相比更缺乏自信、创造力和社会适应性;纵容型父母培养的青少年倾向于不成熟和缺乏责任感,这些孩子好像更顺从自己的同龄人;溺爱型父母培养的青少年更加任性,这可能是冲动的结果,也因为溺爱型父母很少对孩子的活动进行监督。在这种培养方式下成长的青少年容易产生不良的行为,例如冒险行为、性早熟以及酗酒和吸毒。
很多研究证实:权威型父母更适合青少年发展(Steinberg,2000)。青少年处在一生中的关键时期,他们变得比小时候更能运用自主和自律(Steinberg,1990,1996; Zimmer-Gembeck& Collins,2003)。为了成功地完成向成人角色的转变,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Steinberg & Levine,1997)。同时,他们缺少社会经历和成年人拥有的能力,因此,过度的自主可能会使他们无目的性甚至会犯错(Dornbusch el.,1990)。权威型父母在这两方面做到了平衡,这类父母不但给予青少年足够的自主以发展能力,同时也要求青少年合理地运用这些增加了的自主。另外三种教养类型不是放权不够就是缺乏监督,也没有尽到让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责任。
权威型父母整合了要求和回馈,包括慈爱、情感亲密、爱,对青少年需求与幸福的关心。父母的回应帮助青少年学会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和信仰。同样也使青少年认同父母,拥护父母的价值观,做父母赞同的事讨他们开心(Baumrind,1991A,1991B)。其他类型的教养方式要么缺少回馈,要么没有平衡回馈和要求这两方面的关系。
权威型父母整合了要求和回馈,包括慈爱、情感亲密、爱,对青少年需求与幸福的关心。父母的回应帮助青少年学会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和信仰。同样也使青少年认同父母,拥护父母的价值观,做父母赞同的事讨他们开心(Baumrind,1991A,1991B)。其他类型的教养方式要么缺少回馈,要么没有平衡回馈和要求这两方面的关系。
权威型父母整合了要求和回馈,包括慈爱、情感亲密、爱,对青少年需求与幸福的关心。父母的回应帮助青少年学会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和信仰。同样也使青少年认同父母,拥护父母的价值观,做父母赞同的事讨他们开心(Baumrind,1991A,1991B)。其他类型的教养方式要么缺少回馈,要么没有平衡回馈和要求这两方面的关系。
感知到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的青少年在自尊和学校表现上要比没有感知到的青少年差,也比认为父母都溺爱自己的青少年差。Wentze 和 Feldman 1993年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感知到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的青少年在自我控制和学习动机上也比其他青少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