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扩展的家庭关系

(2017-04-04 18:55:54)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段鑫星译著

 

在传统文化中,青年男性结婚后一般还留在自己的家庭里,而青年女性婚后要到丈夫的家庭里生活(Schlegel & Barry,1991)。这种习惯至今仍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着显著影响。在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人口大国的主流文化中,这种习惯很具代表性。在亚洲和非洲的大多数传统文化中也是这样。因此,这些文化中的孩子通常在一个大家庭里长大,这个家庭中不仅有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还有祖父母、叔伯、婶姑、堂兄弟姐妹等。

这种生活安排提高了青少年和他们大家庭之间的亲密程度。SchlegelBarry1991年进行的跨文化分析中,在传统文化中的日常生活里,青少年与祖父母的联系程度要高于和父母的联系程度,青少年还会和祖父母更加紧密。这可能是因为父母更喜欢运用权威从而使亲子关系中正反两种感情同时存在,而祖父母则更少地行使权威,而是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支持。

这种形式同样存在于美国的少数文化中。亚裔美国青少年一般和祖父母在一起或住的很近,报告显示他们从祖父母那里得到教育和支持的比例很高(Fulingni,Tseng & Lam,1999;Sung,1979)。许多墨西哥裔美国青少年都和祖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墨西哥裔美国家庭对亲密的大家庭关系评价很高(Harwood el,2002; Suarez-Orozco & Suarez-Orozco,1996)。

同样,非裔美国人也有大家庭的传统(Wilson,1989)。一些研究描述了非裔美国人大家庭间是如何互相支持,分享经济资源和承担家庭责任的(Mcadoo,1996;Taylor,1997)。大约70%的非裔美国青少年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大家庭在减少单亲父母的情感和经济压力上提供支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Wilson,1989)。这种支持在青少年的生活中作用尤为明显。例如,非裔美国大家庭一般对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有积极作用,可抑制和减少问题行为。 (hamilton,2005; taylor,1994,1996,1997)

对多数西方文化中的青少年而言,大家庭的成员同样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大约80%的美国青少年认为对自己最重要他人的名单上至少列出一位大家庭成员(Blythel,1982)。不过,美国主流文化中的青少年不常和大家庭成员联系(Feiring & Lewis,1991),部分原因是他们和这些家庭成员相距很远。由于欧洲大家庭成员住得更近,与美国青少年相比,他们与大家庭成员的联系更多(Alsaker & Flammer,1999b;Arnett & Balle-Jensen,1993)。同时,美国人从儿童期到青春期与大家庭成员的亲密度也呈下降趋势(Buhrmester & Furman,1987;Levitt,Guacci-Franco & Levitt,1993)。

在离婚家庭中也会有例外的情况:孩子们和他们祖父母的联系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尤其和外祖父(Clingempeel el.,1992)。在某种程度上说,外祖父扮演了父亲的角色,因为青少年因父亲的缺席更多地和外祖父在一起。离婚家庭中的母亲和青少年十分需要来自外祖父的支持和帮助、提供经济和情感援助(Hetherington el.,199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兄弟关系
后一篇:父母类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