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性
(2017-03-20 10:10:00)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青春期与众不同的特征之一,就是这个时期青少年开始思考你是谁,你的生命将要去往何方,你的信仰是什么,你的生活如何适应你周围的世界。这是有关同一性(Identity)的问题。是青少年初生的自省能力使他们对同一性问题的考虑成为可能。青少年有能力从一个抽象的,从“第三个人”的角度来认识自己,而这些是更年幼的孩子所做不到的。从青春期到成人初显期,都在为成为一个成年人的同一性和最终的承诺而探索。
青春期和成人初显期是特征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学者和研究人员对这个论题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会首先会讲述埃里克森(Erikson)青少年人生发展危机理论,接着为这一理论提出佐证。此后,我们将会特别关注美国社会少数民族的种族同一性,来考虑性别和文化在青少年特征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1902-1994)是历史上研究青少年发展的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对人类从幼年到老年发展的研究有实质的影响。他利用曾经做过教师、心理学家、土著美国人的民族志学者以及二战退伍军人的临床医学家等多种同一性,创造性的提出一个全面广泛的人类发展生命源泉理论。然而,埃里克森研究最初的焦点在于青春期和青少年发展,这些也是他最具影响力的方面。
在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理论中,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通过与众不同的发展问题或者“危机”来表现的,就像在他杰出的著作《童年和社会》(Erikson,1950)中所述,这些发展阶段中每个问题都呈现出了健康和不健康两种发展方向。举例来讲,在埃里克森眼中,幼年期是一个信任和怀疑并存的时期。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幼儿期发展的健康道路是建立一种安全感,需要至少有一个人可以给予其保护和关爱。另一种不健康的道路是不信任,没有成功建立信任的安全感。
根据埃里克森(1950)的理论,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类似的核心问题。青春期的核心问题就是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青春期健康的发展道路包括建立一个对“你是谁”和“你如何适应周围世界”的清楚明确的认识。不健康的发展道路是自我混乱,没有成功地形成一个稳定和可靠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构成包括对性格、能力和兴趣的反映,对所处文化中存在的生命范围作出筛选,提炼出不同的可能性,最终对自身义务进行承担。同一性形成的关键领域是爱(私人关系)、工作(职业)和信仰(信仰和价值观)(Erikson,1968)。在埃里克森看来,在青春期末期没有成功地承担责任反映了自我混乱。
埃里克森并没有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问题出现的唯一时期,也没有说一旦青春期结束了,自我同一性和意识问题就解决了,不再出现了。自我同一性问题早就存在于生命中,从孩子们第一次意识到他们是区别于他人的生命存在体开始,持续到远远度过青春期的成年人,再持续到自问他们是谁和他们是如何适应周围世界的。正如埃里克森的观察,“这种对同一性的认知不是一次性的获得和维持的。……它是持续丢失和重新获得的循环往复过程”(1959,p118)
埃里克森把青春期作为自我意识及其显著和至关紧要的发展时期。此外,埃里克森提出在青春期建立一个清晰的自我同一性是很重要的,它是成年期生活初始义务的基础和随后发展阶段的地基。埃里克森认为这一理念对于所有人生阶段都是成立的——通过健康的道路发展,为下一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在不健康的发展道路上,不仅仅会在当时的发展阶段有疑问,而且会使即将到来的阶段也变得不可靠。
青少年如何发展一个健康的自我意识呢?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部分的建立在青少年孩童时期累积的认同(Identification)上的(Erikson,1968)。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对父母和其他喜欢的人进行认同——也就是说,孩子们热爱和钦佩他们并想变得和他们一样。当青春期到来时,青少年对这些认同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其中一部分被抵制一些,另一部分依旧得到信奉。那些保留下来的部分在结合了青少年个人特征的基础上被他们所融入。从而,青少年对父母、朋友和另外他们喜爱的人的行为和态度进行部分地模仿,并融入他们自己的个性中去,创造了自我同一性。
根据埃里克森的描述,另外一个有助于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方法是探索多样性、可能性的生活选择。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是心理社会延缓期(Psychosocial moratorium),在这一时期内,年轻人由于对多样可能自我的尝试而拖延了成年人本应承担的责任。恋爱是同一性形成的一部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其他人亲密的交往,青年人将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体验多中可能的职业——对于大学生,体验多种可能的课程学习——也是同一性形成的一部分,因为这些探索有助于年轻人明白自己擅长什么,有什么真正的爱好。埃里克森认为信仰的探索也是同一性形成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参与一些组织“体验”多种宗教和政治信仰,帮助青少年澄清自我的信仰以及渴望怎样的生活。在埃里克森眼里,心理社会延缓期并不是所有社会的典型特征,而只存在于那些个人主义被推崇,个人选择被支持的社会中(Erikson,1968)。
西方社会的大多数年轻人都经历过心理社会发展延缓期的探索,他们在进入成年期的时候,可以在爱情、职业和信仰上作出更加持久的选择。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年轻人感到很难在生活的各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在他们的同龄人为确立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同一性继续努力之时,他们仍旧保留在对自我混乱状态中。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对于这些青年人来讲,也许是青春期发展的前期阶段没有成功适应的结果。正如同一性确认为成年期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孩童时期的发展为青春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一样。如果早年阶段的发展问题重重,那么自我混乱便可能是青少年期发展的不良后果。对于其他青少年,自我混乱也许是对于选择无能为力的结果。
根据埃里克森的描述,这些青少年最后会形成消极的认同(Negative identity),“这种同一性建立在所有选择和角色之上,使成长这一关键阶段变得最具有问题性和危险性(Erikson,1968,p174)。”这些青少年会拒绝社会所倡导的爱情、职业和信仰,而相反会接受那些社会所摒弃的、怪异的事物。青少年非主流文化,例如光头和“金属头”(重金属音乐爱好者)就是消极自我同一性的典型(Arnett,1996;Roe,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