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和狭义社会化
(2017-02-02 15:58:46)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段鑫星译著 |
在本书中,我们用广义和狭义社会化(broad and narrow socialization)这样的术语来讨论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社会化差异(Arnett, 1995a; 2006c)。以广义社会化为特征的文化认同个人主义价值观,鼓励个体的独特、独立与自我表达。以狭义社会化为特点的文化认同集体主义,把顺从与服从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观,不允许偏离文化的期望。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反映了文化之间的价值观与信念的总体差异。广义和狭义社会化描述了文化成员得以接纳个人主义(广义社会化)或者集体主义(狭义社会化)文化价值观念及信仰的过程。
广义与狭义是指文化允许或者鼓励个体差异的程度,广义社会化中相对较大,狭义社会化中相对较小。所有类型的社会化对于个人偏好和倾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正如Scar(1993)曾说过,“文化为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会,文化界定了欲望的界限、正常的个体差异……文化确定了可以接受和奖励的个体差异的范围和焦点”(pp.1335,1337; emphasis in the original)。社会化必然意味着设立限制,但是社会化强加的限制程度却因文化而异,这是广义与狭义社会化对比的核心。
西方文化信念强调个人主义,因此西方文化倾向于广义社会化。在生活的多个方面,西方文化很久以来一直强调个人主义(Bellah et al., 1985),这也包括了社会化的文化信念。相比之下,非西方文化则倾向于狭义社会化,更加重视家庭和社区的福祉,而非个人利益;通常也包括建立在性别、年龄和其他特征基础之上的权威等级制度(Kim & Markus, 1999; Markus & Kitiyama, 1991; Whiting & Edwards, 1998)。
大多数狭义社会化中的文化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社会。这些文化强调狭义社会化,部分原因是年轻人的工作对家庭的生存很必要;要求顺从和一致是确保年轻人愿意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然而,狭义社会化也是亚洲某些高度工业化国家的文化特征,例如日本,尽管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这些国家的社会化也变得更加宽泛(Naito & Gielen, 2003; Stevenson & Zusho, 2002)。
适用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限制同样也适用于狭义社会化与广义社会化。基于个体的个性和偏好,所有文化都存在大量的变化因素。如果我们说某种文化的社会化是广义的,并不意味着这个文化中的每个人都持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这仅仅表示该文化从总体来说具有广义社会化的倾向,尽管其中的个体在观念上可能大不相同。广义与狭义社会化的概念是比较社会化的简略表达方式,而不是世界上每种文化对号入座的分类。
同样需要阐明的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广义社会化、狭义社会化的概念并不隐含道德评判。社会化的每一个主要类型都是利弊共存的。在广义社会化的情形下,个人主义受到鼓励,因此可能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与此同时,个体会更加孤独,社会问题和混乱的情况更加严重(Arnett,1995a, 2006c; Bellah et al., 1985)。在狭义社会化之下,可能存在强烈的集体同一感,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但是却以压抑个体独特性的发挥为代价(Arnett,1995a, 2002a; Ho & Chiu,1994)。每种社会化的形式既存在优点也存在不足。